第 28 章(第4页)
傅子衍不多言语,收拾好香料后方淡声道:
“可以了,走吧。”
二人坐上马车,大理寺的快马在街上一路畅通,不消半刻便到了大理寺门前。
傅子衍掀开车帘,见堂下无人,唯一个直宿的护卫,那护卫见了傅子衍,起身恭恭敬敬喊一声“寺丞大人”。
他微点头,朝护卫道:
“你且去用晚膳吧,这里有我看着。”
护卫乐得轻松,朝他再拜一拜,便毫不怀疑地离了大理寺。
穿过正堂方至后殿,室内日光昏暗,黄梨木架上卷轴安置有序,透出一股书页潮味。
傅子衍走到角落木案,抽出压在最底下的薄薄一页黄纸。
“这便是许氏一族在临安府登记的户籍文书。”
傅元接过,见上面详细记录了临安许氏从南迁至此,再到开枝散叶,成为当地钟鸣鼎食之家的过程,其间也仅仅不过数百年。
他的目光落到最底下,那两个颇为熟悉的名讳——
许潇然,许楚薇。
文书背面有一行小字记录,曰许家家主同夫人相敬如宾,夫妻和睦生活十余载,然膝下始终无子嗣。
大魏五年,许氏夫人先后诞下一男一女,却在小女许楚薇出生不久后,染病离世;家主心念爱妻,于府中把两个孩子抚养到六七岁,这才允许他们出宅面世。
仔细算来,二人的年龄同文书记载并无出入。
傅元抬手摩挲纸面,总觉得这文书似有纰漏之处。
傅子衍亦眉头紧皱,道:
“你久居沙场,对临安不甚熟悉。其实,坊间曾有传言,许氏家主同夫人的关系并不融洽。”
傅元一愣,“为何?”
“曾有人说见到许氏家主出入戏馆,偷养伶人。”傅子衍语气一顿,道:
“因此,民间亦有颇多流传,认为他有龙阳之好。”
傅元眸色晦暗,看不出情绪。
如若真如传闻所言,那么自许夫人离世,到许家儿女出现在众人视线里的这七年,便是一片空白。
整整七年,既能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生人带入府中。
“大魏十二年,是爹最后一次带兵出军,荣归故里的那一年。”
傅元放下文书,缓缓开口:
“十万西北异族被剿灭,平民流放,皇室连诛。你可还记得那异族族名是什么?”
傅子衍似是不知道他为何会突然提起傅国公,思量片刻后道:
“乌孙国。”
话甫出口,只觉这名字极熟悉。
“这是——”
两人对视,心下已有七分明了。
傅元压下眉眼,半晌轻笑出声。
“河湟一战,正是为了镇压意图谋反的乌孙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