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国营玉器厂(第2页)
于四海点点头,这话在理儿。
种啥容易?
那菜园子里的黄瓜豆角,伺候起来功夫一点不比棉花少。
苏阳一连扒拉了十几棵棉花,心里有点沉。
这锈病比他想象的严重不少,叶子正面背面都有明显锈褐色斑点,有些嫩叶都卷边了。光靠着代森锰锌一种药水往下压,怕是劲儿不够使唤。
要是拖着不根治,时间一长,叶子大片变黄、干枯,养分跟不上,整棵苗子也就慢慢蔫巴死了。
就在这时,脑海中忽然响起一道提示音,脑袋里嗡的一声,冷不丁闪过几行清晰无比的字。
“这是地理大师。。。。”
【植物检测:棉花,中熟陆地棉品种】
【病理分析:确认为棉花锈病,黄萎病早期爆症状,属真菌性病害。病菌孢子主要附生于叶片背面,导致叶绿素破坏。当前病株率约25%,蔓延度中等。】
【药物治疗:单一使用代森锰锌控病效果有限。强烈建议使用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如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效果更佳。】
【防治建议:在现有代森锰锌药液中,按说明书比例添加适量多菌灵粉剂(建议每亩增加1克),混合均匀后全株喷施,重点喷淋叶片背面。午后及时清理病残老叶,移除出田外深埋或焚烧,减少菌源;适当追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苏阳看着地理大师给出的提示信息,心中了然。
没想到这“地理大师”种庄稼也是一把好手嘛。
现在只有等到棉花收成后,赚到了足够的钱,才能有机会升级出其他的新的功能,想到这个,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四叔!”他扬声招呼正吃力地扛着药桶的于四海,“这药今天先别急着打,等我个信儿!我去趟乡上配好家伙什儿回来。咱等到日头偏西、傍黑那阵子再动手也不迟!”
说罢,他麻利地卸下自己肩上那桶沉甸甸的药水,“咚”一声搁进地板车,掉头就往家跑。
回到家,打响了摩托车就往乡里驶去。
乡街上的农资店还是老样子。上次买“蚍虫林”时打过交道的老板,正靠着柜台听收音机。
一见那辆显眼的摩托车停在门口,老板“啪”一声关了收音机,脸上立刻绽开熟稔的笑纹走出来。
上回来的时候不知道苏阳的底细,现在知道人家是名副其实的大款。
“巴郎子,要买点什么吗?”
“多菌灵怎么卖?”
“这个嘛——”
黄老板小眼睛滴溜一转,指指货架。
“小袋袋子的,半斤重嘛,打上四亩地松快得很嘛,八块钱!大袋袋子的,一公斤囊囊的嘛,打十六亩地,算你便宜点,二十块整!”
苏阳听这价格就知道这人不实在,自己虽然平时不常来,但是庄稼人只要一打听,对这些价格还是一清二楚的。
“老板,你这价钱胡里麻汤的高得很嘛!”苏阳直接戳破。
“哎,巴郎子!”老板厚着脸皮凑近,手指头捻得比划着,笑眯眯的,“你都是咱乡上的富户了嘛!几块钱的事情,指头缝里漏出来一点点嘛。”
“老板,那这多菌灵你就留着自己吃吧,老子有钱也是自己挣来的,不是让你打秋风的。”
苏阳说着就走出门,来到隔壁的一家农药铺子,铺子老板老黄,比那人靠谱多了。
价钱清清楚楚:小袋半斤,五块;大袋一公斤,十五块。
苏阳也是直接买了一箱小袋子的,一共三十包,成箱的卖便宜几块钱,一共留了一百四。
回到村里,苏阳就来到广场上,
树荫下聚着不少乡亲。
趁着大家都在,苏阳便跟大家说明了棉花锈病的要害,还有防治的一些知识。
苏阳拍了拍箱子,扯开包装大声招呼:
“大家都看一看这个药!现在棉花地里闹锈病了,单打代森不顶事,跟饿狼啃羊一样,防不住!必须配上这个多菌灵才行!”
他举起一个小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