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六章 无事神仙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今年冬末的整座赤洲,算是终于又迎来了短暂的太平。

早些时节,大霁和大齐的那场大战,虽说一开始,人们就都看明白了,大齐没了那位举世无双的藩王高?之后,就注定是要一败涂地的,但相对于知晓大齐王朝结局的诸多周遭小国,其实更担心的是大霁这战事一开,是不是会连着就杀心一起,按不下去,连带着就要打一场一统赤洲的大仗。

为此诸多小国,尤其是和大齐和大霁相邻的那些,这些日子都是提心吊胆,他们不是担忧该怎么御敌于国门外,而是想着等着开城纳降的时候,能不能护住祖宗宗庙。

大霁本就是庞然大物,之前赤洲太平,是因为有大齐能够抗衡,双方势均力敌,就反而会维持均势,如今是大霁一家独大,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但好在入冬以后,大霁就收了兵锋,开始转而经营大齐,只是这座皇帝陛下不是死于敌手,而是死于自家将军的王朝,虽说已经成了笑话,但不少地方,还是有不少大齐百姓依旧组织着一些人数不多的义军,在和大霁交战。

这些个所谓义军,在大霁军队面前,其实都是不堪一击,但那些个大齐百姓,始终认为自己是齐人,而并不愿意转而去做那所谓的霁人。

哪怕大霁其实对大齐百姓,已经极好,将其视作大霁的一份子,和大霁百姓并无两样。

但实际上大霁朝中的有识之士都清楚,大霁估计在十年以内,是没法子再开战端了。

因为大齐太大,想要同化这帮大齐百姓,需要太长的时间。

灭国之战,其实最艰难之处,从来不是在战场上双方士卒攻伐,今日我夺你一城,明日你收复一城,而是在大战结束之后,对于敌国百姓的安抚,若是这一点没做好,那么再开战端,一座王朝但凡有什么虚弱之处,这些平日里不显的隐患,就会齐齐爆发出来,然后对王朝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如何应对,其实也简单。

无非是日复一日的谨慎对待,一日又一日的安抚,直到时间逐渐抚平他们的仇恨,直到这一代人渐渐的死去。

就像是种麦子,新的麦子长出来之后,就会是崭新的明天。

对此,那位大霁皇帝很清楚,所以才会果断下令收兵,其实对此也是给大霁的诸多士卒松一松心中的那根弦。

要知道,连年大战,对于本国的士卒来说,也是一场极大的消耗。

大霁的大部分士卒开始返回故乡,只留了一些重要隘口依旧驻守,而大霁那边,在经历了一番商议之后,并未如何改变大齐原本疆土州郡,大霁皇帝只是派遣了自己最疼爱的那个儿子,阳王刘符,坐镇原本的大齐京师。

今日的风雪中,在原本大齐京师外的一座名为三江郡的郡城里,郡守府外,有一队精锐士卒,闯入其中,然后在风雪里,拖出了那位才上任不久的郡守。

那郡守年过五旬,此刻不过一身单衣,被拖出来丢入长街积雪里的时候,看着铁甲森森的一众士卒,裤裆早就黄了一片。

他又不是傻子,如何认不出眼前这群士卒,乃是阳王刘符的亲卫。

倒栽在积雪里,郡守颤抖开口,“本官是吏部指派,是陛下钦封的三江郡守,就算是阳王殿下,也不能私杀本官!”

他的声音在风雪里传出,但谁都能听得出来他的畏惧之意。

领头的偏将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个郡守,“旧齐地一切军政要务,阳王殿下都可决断,何谓私杀?至于杀了你,自然要上报京师,放心,这件事遮掩不住,也不会遮掩。”

郡守听着这话,脸色无比难看,但还是嘶吼道:“这件事怎么都要先上报吏部,要陛下亲裁!”

偏将对此只是冷冷一笑,“陛下许你三江郡守,是让你好好治理此地,你倒是好,才上任多久,就这么鱼肉百姓,现在还想要见陛下?想太多了。”

说着话,他已经抽出了自己的佩刀,放在了这个郡守的脖子上,没有再多废话,直接一刀,便砍下了这郡守的脑袋。

之后这位偏将提着这颗血淋淋的脑袋,在风雪里朗声道:“大齐已灭,齐人便是我大霁百姓,若遭遇不公,自可报官,阳王坐镇,对旧齐地百姓和大霁百姓一视同仁,绝无偏帮!”

风雪里并无百姓围观,但实际上在长街两边的那些宅子里,透过门缝,窗户缝隙看着这边的百姓,不再少数。

“传令下去,原三江郡守萧业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已被阳王殿下就地正法,头颅悬挂菜市口十日,以儆效尤!”

偏将的声音在风雪里飘荡着,无比寒冷。

不远处的一座茶楼里,阳王刘符跟自己那位贴身护卫宁原坐在楼上,看着远处这一幕,刘符喝着茶水,倒是神情没有什么变化。

宁原看着自己这位主子,也是默不作声。

“宁叔叔肯定在想,吏部怎么会派这么个混账来这边为官?”

刘符微微开口,放下了茶杯。

大霁打下大齐之后,旧齐地这边,其实有不少官员留任,虽说已经变了天,但很多事情不可一蹴而就,一些个大齐官员留任,是必然之举,这是为了安抚大齐这边的士族,至于一些重要的官位,自然而然是要换人的。

就像是这处三江郡,当初攻打大齐京师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处军镇重地,耗费了些气力,如今换了个皇帝,自然也要跟着换个郡守才是。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