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35页)
此时,看着对方一番胸有成竹的模样,赵小照压制着心中的怒火。
“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明明对面这丫头,也不过十岁的年纪,看样子却是在江湖上混了不少年头的。
跟她比起来,他只觉得自己是只大白兔,小炜就是个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
“你们从松江运来上千匹的棉布,借着月港运往南洋,能赚多少钱?”
“哼。”
别说赚多少了,成本多少,进价多少、出价多少,他一概不知。
玖妹索性自问自答:“你们价格卖这么便宜,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吧,风险还大。”
赵小照冷笑。
“那你们究竟想做什么?”
这一番话听在赵小照耳朵里。
什么棉布?
什么南洋?
哪里的风险?
他都不知道。
虽然心里是一头雾水,但他还是故作高深骂人:“关你屁事。”
玖妹娇嗔地噘嘴:“有钱大家一起赚,你们低价向南洋贩卖衣料,都说大明的棉布价廉物美。”
“那又怎样?”
“然后你们又高价回收棉花,少则三五年、多则八九年,南洋就不必再织布了。”
虽然赵小照没什么文化,但管仲的“衡山之谋”还是知道的。
兵不血刃、杀人不见血的经济战争,
先以高价诱使敌方放弃农业,追求兵器产业的畸形利润。
同时,大量囤积粮食,阻断敌方的资源输入。
最终导致衡山国经济瘫痪,粮食危机,不得不投降。
听施玖妹的说法,大概有些这个意思,不过不尽相同。
衣服也不是粮食,重要性上要差不少。
“听说苏松如今都用上织布机了,效率比从前多了几倍不止,甚至于棉花都未必够用。”
棉花又少、棉布又多。
缺什么?自然是缺市场,缺原料产地。
“少爷。”
玖妹把玩着自己的长辫子。
“你们要赚钱,我们施家在满刺加也是要混口饭吃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总不好你们直接掀了桌子,让我们喝西北风。”
赵小照沉思片刻,问:“那日来抢我们的船,是你干的?”
“这倒不是。”玖妹摇头,“我们可是正经做生意的。”
赵小照:我信你个鬼。
看这样子,这伙人大概是认错了他们的身份。
不过也未必就是认错了。
他曾经在他妈妈的桌上瞅见不少账册,其中各色纱绸棉布,倒像是外销的。
再看价格,也确实是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