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
这消息来的太突然,震得何雨兰整个人都有些懵,站在那里愣愣的呢喃:
“我,找到二叔了……”
泪突然就从何雨兰的眼睛里飞流而下,澎湃的像是两条大河。
即使方家对她再好,没了娘家,没了亲人,那种寄人篱下的孤独感,也足以让这小姑娘这几年一直活在惶恐中,满满都是有可能被抛弃的不安全感。所以这个消息对何雨兰来说,哪怕人还见到呢,就已经足够震撼,足够让她惊喜了。
其实方大海也挺吃惊的,特别是从记忆里发现,何家几代都是老家十里八乡有名的乡村大厨。而方家和何家结伴逃难时,何家他那岳丈为了撺掇方家一起往京城方向走,还特意解释说,他有个亲弟弟,早年送到了京城有名的饭店的后厨当学徒。还有记忆里何铁柱的大眼泡长相……
这和他第一世的时候看到的某本小说类似度不要太高!!!要不是名字不一样,他都怀疑自己是穿到了电视剧里。可惜,不是,不过这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从记忆里寻到了这一家四口人新的出路。
想想这时间节点,不去京城,难道在这乡下无遮无拦的地方,等着解放战争大潮席卷而来?虽然这对他个人来说是个不错的时机,若是能趁机加入到队伍里,那怎么也能混个解放前入伍的老资格身份,将来哪怕升不上去呢,也能享受一下特别待遇什么的。
可他这不是还一拖三吗,他要是轰轰烈烈的玩革命去了,这几个连着生存都难得孩子怎么办?一个不小心,就能送几条命进去,这可不符合他当初对着方爹尸体做出的承诺。
所以,虽然这消息含糊的地方挺多,比如具体地址不知道,就知道个饭馆名字,还不确定那饭馆还在不在,可不管怎么说,进京城的理由是有了,其他的……到了京城再说吧!他就不信了,就他这样的人才,这样传承有序了几百年的京城坐地户,到了那儿能活不下去。
“别哭了,赶紧做饭,一会儿吃一顿,半夜咱们再吃一顿,然后剩下的米直接做成饭团,明早带着路上吃,就这里到京城的路,早点出发,中午应该就能进城了。”
“哎,我这就去。”
这会儿何雨兰那真是浑身都是力气,走路都开始带风了。
初入京……
1948年的京城很破,特别是在秋风的吹拂下,那大大小小的战争痕迹,让这充满了历史沉重感的城墙满满都是颓废和萧索。
方大海看着这样的城门,心里不知怎么有些堵得慌。隔了300年,他又一次回到了京城,可这个京城和他曾经的家已经彻底的变了样。
那时候的京城,虽然也经历过叫门皇帝时期的战争摧残,可历经几代的修缮,城墙早就恢复了曾经的肃穆完整,可如今呢?哪怕他还没走近,就已经能清晰的看见城门附近那硕大的炮弹痕迹。
“大哥,这城墙真高,上头还有人?”
方大江这是头一次来这样的大地方,一见到城门就兴奋的不行,眼睛都在闪光。何雨兰也跟着露出了笑脸,满心感慨着:
“真结实,住里头肯定特别安生。”
方大海很想
告诉弟妹们,啥事儿都不能看表面,这城墙再厚实,那也挡不住人心。可这会儿已经靠近城门了,守着城门收入门钱的兵丁就在前头,他实在不好多话。只好催着他们赶紧走。
“都快中午了,咱们赶紧进去,一会儿还得找地方吃饭呢。”
一说吃饭,坐在推车上的香草第一反应就是捂肚子,她才4岁,最是不抗饿的时候,凌晨吃的那一个饭团早就消耗的差不多了。这会儿听到说马上就能吃饭了,哪里还能忍得住,忙回头催促。
“大哥,饿了。”
说话间还砸吧了一下嘴,咽口水的声音不是一般的响。
“知道了,咱们进了城就吃饭。”
方大海将推车的绳索往自己肩头重新挂好,双手一用力,就开始拉着车往前走。
自家大哥都动了,那方大海和何雨兰自然也跟着动了起来,一个在后头帮着推车,一个走到车边,小心的拉住了车上香草的手,以防被人抢了去。
城门口的兵丁早就看到了这一行四个孩子,大中午的,即使是城门口,往来的人也没几个,这一伙儿还是挺显眼的。
“站住,干什么的?”
方大海看着年龄小,内里却早就是老滑头了,听着声儿就知道这两个兵丁是想干嘛,只是别人没直接表示,他就不好太主动,毕竟这脸还是14岁的脸不是,总要顾忌一下人设。
“军爷,我们是来投亲的。”
“投亲?就你们几个孩子?投什么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