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第35页)
虽然不知道公冶皓为何如此笃定,但阮荣安相信他。
“姑娘,竹声到了。”
午膳后,公冶皓要小睡,阮荣安便回了自己的院子,想着要训鞋什么打法时间,就听二月进来笑着说,眼睛顿时一亮。
竹声在护卫的带领下走到阮荣安面前,拘谨的说,愿意跟她走。
阮荣安顿时笑开。
潘荣等了半日,终于见着人出来了,忙要上前,却被护卫拦住,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离开。
天边的晚霞绚烂,印在河边,又被涟漪撞碎。
大船徐徐离开码头,下一站,是全州,之后便是渭州了。
渭州有名山,有古寺,有大河。
名胜天下,便是阮荣安也听说过。
大船顺水而行,晚上看不见便停下,等到白日才会动身。
没了层出不穷的刺客,倒是让阮荣安安静了几日。
只是阮荣安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她找来船工,问了这条河的走势,得知过两日会路过一段峡谷水道,两岸崖壁高耸,最危险的地段只能通过一艘大船,其下又有暗涌和暗礁,饶是几十年的老船工,在路过那里的时候也需倍加小心。
并且,还有水匪在峡谷出没。
阮荣安看向水路路线图,直觉告诉她,现在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幕后的人,怕是在酝酿一波大的。
而似峡谷这种地形,无疑是最好的地段。
她叫来了几个护卫说起这件事,郑宁和高程表示他们心中有数,一直在准备着,她才放下心。
秋日里,若是京都,现在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但随着靠近南方,天气反而暖和了些。
仿佛一转眼就是十月了,秋日进入了末尾。
一觉睡醒,朝阳未起,竟是个阴天。
随着时间推移,天空越发黯淡,雨势将至。
天公不作美,这场雨在抵达峡谷前的上午落了下来。
经过商议,船只靠岸修整。
经过几天的行船,这里已经是全州地界了。
出了禹州,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自禹州起的越河在这边大地上平缓的流淌。
大片的粮田整整齐齐的分布在两岸,丰收的季节已经过去,新苗已经发了芽,一片青翠。
大船冒着雨在一个小镇便的渡口处停靠,准备等雨过去。
朦胧的雨将眼前的小镇和一望无际的平原河流笼罩其中,那是和繁华富丽的京都截然不同的景致。
时间在淅沥的雨声中变得宁静。
倏地,琴声响起。
阮荣安下意识以为是公冶皓在弹琴,只是再一听,又觉不像。
公冶皓的琴声幽邃,仿佛置身深潭,平静之下,是惊涛骇浪。而这道琴声,却轻快明朗,若山间清风,向人述说着自身的情意。
“这个琴声,是叶十一吧。”
阮荣安笑道。
陆七内敛,叶十一则要活泼的多。
虽然同行,但阮荣安与两人相处的并不多,每日倒是能见上几面,但她没怎么理会,便依旧有些生疏。
“变天了,先生怕是又要生病了。”
阮荣安有些担忧的说。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公冶皓就生了热。
其实从昨日起他就有些不舒服,随行的大夫立即开了药疏散,但等到今日下雨,他还是生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