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第4页)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躺在榻上,面如金纸,英国公夫人端着药碗等在一旁。
侍从将宦官到秦国公府宣旨时,莫惊春的反应,事无巨细地说了个清楚。
英国公听后,欣慰地笑了,“好。”
侍从走后,英国公夫人耐心地喂丈夫吃了药,用手帕擦干唇边,才不解地问道:“良人,你跟秦国公无亲无故,何必如此?”
“皇室,不成了。”
英国公夫人静静地听着。
“落难凤凰不如鸡。圣人唯有一点说的是,我家世受皇恩,不能不报,宗室男儿全无,可是……咳……”英国公艰难地咳嗽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公夫人赶紧过来抚摸他的后背。
“可是季氏还有公主和宗室女们,乱世将起,秦国公性情宽厚,又知恩图报,若能得他人情,季氏女不说……锦衣玉食,起码可以性命……无忧。”
从幽州这一年里的政策可知,李璟这个人对女子还是颇为怜惜尊重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终于说完了,英国公长长地吐气。
还有一个不能对人言的理由是,此举可以分化萧辅国与李璟,维持朝廷的稳定,也算是回报皇室的恩情了。
“良人有心了……”
世人皆重男轻女,又有几人会为那些金枝玉叶着想呢?
参加完过继大典之外,莫惊春捞到一个秦王名头,也顾不得天寒地冻,就往幽州跑了,真怕再待下去,还有更奇葩的事情等着他。
现在已经成了皇子的萧辅国一手紧紧按在案几上,聆听心腹的禀告。
“这么快就走了?走了也好。”
也免得他与李璟来日刀兵相见。
他从荷包里倒出一个满是裂痕的桃木护身符,过继大典那天,他原本正跟在皇帝身后祭祀太庙,突然一阵心悸,挂着护身符的地方就热了起来。
回到家时他才发现护身符已经被毁了。
转头就打听到皇帝突然病重。
以萧辅国的智慧,已经模糊猜到了些真相。
是莫惊春又救他一次,如果可以,他不想跟莫惊春为敌。
但秦王,这个封号听着总觉得跟皇位有关。
过了汴州,天气骤然变冷,好在莫惊春一行人都早有准备,换上了厚实的冬装,还撑得住。
奇怪的是,一路上除了他们,竟然还有人北上。
那是一群拖家带口的平民百姓,有足足几千人,不知是准备不足还是家境贫寒舍不得购买皮毛,走在路上,人人瑟缩,白着一张脸往前走。
身强体壮的大人还好,体弱的老幼受不住,莫惊春很快就听到了咳嗽声,到了用饭的点,还闻到了草药味。
莫惊春叫来一个亲卫,指着队伍中间的一个老人,“去请这位老丈人过来。”
不到半刻钟,亲卫领着那个老人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样貌与老人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大约是他的儿子。
进入营帐后,老人与儿子们立即行礼,“小民见过贵人,不知贵人有何吩咐?”
莫惊春温和道:“老丈不必紧张,请你们过来不过是想打听些事罢了,请坐,上茶。”
“贵人客气,有什么要问的,小民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老丈倒有些见识。”
“哪里,不过是在贵人面前班门弄斧罢了。”
老人同儿子入座,亲卫上茶。
这时候的茶不同于后世的清茶,里面除了茶叶之外还有姜、花椒、大枣、橘皮、酥酪……一入口,冰冷的手脚便暖了起来。
老人发出舒服的喟叹,一直提着的心也算放了下来。
看来这位贵人真的只是想问点事,并无恶意。
见几人神情放松,莫惊春便问道:“听老丈这口音,不像是我们北地的人,敢问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小民是打钦州来,正要举家迁往幽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