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19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0432个回答9843个关注

[猫猫要来我家玩]

8033个赞

谢邀。

昭太祖之所以在历史上呈现出褒贬不一、两极化评价的情况,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他极力打压、分散世家,提拔寒门、平民子弟,大力改革,推行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简单来说,就是不按人头收税,而是按田产多少收税。

在实行这个政策之前,无论贫富,收的人头税是一样的,这样显然很不公平,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许多无力承担税赋的平民自卖为奴,这样一来,国家收到的税赋少了,地方豪强世家掌控的人口田产更多,实力更强。

这也是大安后来覆灭的原因之一。

扯远了,话说回来,摊丁入亩之后,平民的负担大大减少,清查人口时,全国各地突然多出了两成的人口,可想而知,之前世家隐匿的奴婢田产有多少。

这损害的是谁的利益?地主阶级的。

所以很多手握笔杆子的文人大肆污蔑昭太祖,就不是很难理解了。

不过,将人民放在心上的人,人民也会将他放在心上。

不论地主阶级如何污蔑昭太祖,他在民间、甚至很多读书人的心里,评价一直很高,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将昭太祖视作荡清世间不平事的武神,香火不绝。

总的来说,这个制度虽然是用于维护封建制度的统治,还是利大于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对于开明盛世的到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满山猴子我腚最红]

10086个赞

绝对是先天抽象圣体。

在咱们花国,太监制度也算是古已有之,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混淆皇室血脉。

结果呢,到了昭太祖这里,他主动废除了太监制度!除了安朝遗留下来的太监,宫中不再引进新的太监。

你要说他怜惜天下男人的jj吧,他转头就把宫刑作为□□妇女的刑罚。

笑死。

朝廷官员当朝问他,就不怕被后世皇帝被戴绿帽子吗?

他说不管是谁的孩子,反正都是汉人,都要姓李。我都不怕血脉混淆,你怕什么?

还特意在日记里叮嘱后世子孙,要对老婆好,一定经过老婆同意再纳妃妾,否则就不要怪老婆给你戴绿帽子。

当初翻史书翻到这一节的时候,真是笑到肚子疼。

我怀疑后面的昭世宗死活不愿立儿子为太子,反而想把妹妹的儿子立为太子就是因为他怀疑自己被戴绿帽子了哈哈哈。

同情古人一秒钟,没有亲子鉴定的时代就是这么苦逼。

[玛卡巴卡]

2087个赞

昭太祖是个目光特别超前,不太在乎血缘的人。

众所周知,昭太祖一生只有四个孩子,分别是李+芝兰玉树,一女三子。

女儿李芝嫁到草原,成为胡人的统治者,后世子孙也一直牢牢掌握着草原的控制权,直到大昭灭亡,还有人自称是李芝后人,争夺草原王权。

按道理,剩下的三个儿子之一就应该成为皇位的继承者。

大概当时的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在发现昭太祖迟迟不愿立李兰为太子,又对孝仁皇帝十分看重宠爱之后,李兰跟他亲妈联合起来毒杀了孝仁皇帝——李树。

——这也是花国历史上少有的,由皇帝追封儿子为皇帝的例子。

当时的李树跟王妃是罕见的自由恋爱,甚至十几年无子都没有另外纳妾。

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李兰才特别破防。

他有出身名门的妻子,又有嫡长子,甚至嫡长子都生下了孩子,但昭太祖就是死活不肯封他为太子。

宁愿等李树跟他老婆生下继承人也不考虑他。

这种情况下,换了一般人,哪怕再不看好大儿子,为了皇位后继有人,也该妥协,封李兰,或者李玉为太子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