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1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光买马还不够。

木兰辞中还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所以为了有一个合格的坐骑,莫惊春还得去买上笼头、马鞍、毡子做的鞯等马具,以及一条鞭子,甚至还得去买点麦子豆子之类的饲料,零零总总加起来,也不比买一匹马便宜。

途中,几个宦官骑着马结伴而来,所到之处惊心动魄,行人纷纷避让。

——这就是那破皇帝搞的宫市制度,说是宦官到宫外购买物资,实则都是和李璟一样,低价强行购买,和直接抢之间就差了一层遮羞布吧。

第46章卖炭人4

◎赔礼◎

本来看着就有些萧条的东市,看起来更凄凉了。

莫惊春看了一眼,并非那日低价强买李璟黑炭的宦官,心中有些遗憾,但就看这些宦官嚣张的态度和众人敢怒不敢言的神色,也知道垃圾大安吃枣药丸。

等宦官们离开之后,东市才恢复了虚假的热闹。

对了,光有马还不行,还得买个车架,不然购物结束怎么把东西运回去,那村子离京城挺远的,快到过年了,也该买些年货了。

日落前,市署开始敲锣,店铺陆陆续续关门,东市里的商人和客人也动身离开。街鼓敲击八百下,夜幕降下。

好在有李明光这个熟门熟路的人指引,在坊市关门前,二人到了崇仁坊,找了家客舍住下,否则他们就得被武侯们——也就是片儿警给抓住了,轻则破财,重则伤身甚至死亡。

唉,有了大安作对比,莫惊春才知道大昭的好——虽然也没好到哪去吧,但貌似已经是王朝里表现比较出色的那种了。

当然,这都不能和现代比,现代才是最好的朝代。

次日,莫惊春又去买了许多肉干、干果、点心、白酒、油盐糖,还有布匹毛料,才和李明光一起回去。

卖老虎的钱一下子花了七七八八,暗地里还从空间偷渡了一些黄金出来,要不然都不够用。

回到家中后,莫惊春将购买回来的东西,分成好几份,一份留给芸娘和孩子们,其他的拿去分给那些帮过李璟家的村民。

他还没想好怎么达成锦衣玉食,为官做宰这个目标。

照他来看,这个标准起码得是个大官,可是命运线里那肉眼可见的黑暗的国情,实在不见得能有多少上升的通道。

至于修行有成之后,去忽悠皇帝……

他觉得还是杀掉皇帝比较符合自己的想法。

开局起点太低了,要想搞出一番事业肯定要有人手帮忙,那在这种时代,什么人最可靠?

奴婢?

想多了,奴婢也是人生肉长,又不是NPC,发点工钱就能对你言听计从,等叛军一来,说不定看你家人单力薄,直接卖掉你一家。

你说要以真心换真心。

笑死,郎君你一家锦衣玉食,顶多分我点残羹冷炙,还能让我跟你上同一个食案吃饭吗?

既然如此,世道一乱,翻身的机会到了,怎么还指望我对你忠心不二?

要是世道好,法度严明就算了,为了防止被官府抓到,下牢行刑处死,奴婢们还能压制住内心的欲望和不平,老老实实服侍主人家。世道乱了,武力值翻转,都有机会翻身了,甚至不说翻身,只说一泄怨气——现代的打工人对老板都有怨气,更不要说奴婢了,就说奴婢们肯不肯干吧。

所以古人们早就想明白这个事了,关键时刻还是宗族和乡党靠得住,像刘邦的沛县党,朱元璋的淮西党,都是典型的乡党。

建国后,刘邦分封诸王,朱元璋建立藩王制度,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哪怕后面有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皇位也烂在了自家锅里。

这些在李璟一家处于低谷时刻,为他说过话,或者帮过忙的族人,不说能力如何,起码道德水准在那里,不必担心会被捅一刀。

李璟家里还有些家底,所以在阿耶被气死、阿娘病死的情况下,还能撑到现在,其他人家底更差,又要交税服役参军,又要被官吏差役一轮轮搜刮,也不知道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送点礼物不说是为了报答,只说是做慈善也是应该的。

分好礼物,莫惊春就带着最小的孩子三郎去一家家送礼了,从吃的到穿的,都是很实在的东西。

嗯,有不懂事的孩子在,气氛好调节,一些话也更好说。

当然,也不能少了李明光家的那一份。

里正听说这件事后,沉默了一会儿,加快了田地过户的速度。

两天后,里正家的大郎带着地契敲响了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奴仆,挑着一担礼物。

芸娘打开了门,一看清李大郎的脸,脸色一变,就要关上门,结果被李大郎眼疾手快抵住门,没能关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