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 换装小游戏1(第3页)
他记得在那个梦里,对方是勉强擦线考上C大,然后成为齐祀的男朋友,他的名字应该是L和J的首字母。
宋时之觉得自己应该能根据这些线索找到对应的人选。
说实话,就连宋时之自己都觉得在现实里寻找梦里人这件事太过荒谬。但是当宋时之醒来,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胸腔处的心脏在一下又一下地跳动着。
强烈的不甘、酸涩在他的心头翻涌,久久不散。
他的情绪告诉他,他想找到对方。
对于长相不错的学弟,李欣冉不会拒绝,她添加了宋时之的微信后,便不再过多寒暄。
没过一会儿,CMC预赛正式开启。
而在连景走进考场的时候,A市的“创新杯”项目组评审团开始审阅起手上的项目书来。
“创新杯”项目组的评审团来自多个相关领域,包含高校教授、科研机构的研究员。这些人在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学科上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能从专业技术角度评估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今天是他们审阅的是各个高校学生提交出来的项目书。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更希望看到大学生充满创意的、新颖的想法。
王新余正是评审团的一员,他作为B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授,他虽然看重学生的创新,但是更着重于这个项目能否落地。但他审稿审了一个上午,却没有看到满意的项目。
要么就是完成度不够,要么就是依据不够充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评出一个高分。但这种情况也在王新余的的意料之中,毕竟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相对有限,在项目书某些不完美的地方,还是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理解。
但是……王新余看了十多份项目书后,轻叹了一口气。
到目前为止,他还没看到让他满意的项目书。以他现在看的项目书质量,估计只能得个省赛二等奖或者三等奖,再往前……可能性就很小了。
除非撞大运,进入到决赛的创新项目都不大行,这排名可能还会往前挪挪。
王新余这样想着,又点开了下一个项目书,这是一份关于静电薄膜驱动器的项目书。
静电薄膜驱动器是一款先进的技术产品,在新兴市场中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国家在电子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投资和发展,对它的需求也会逐步上升。
但是它的进步空间太小了,一般人很难在它上面做出亮眼的改动。
王新余本来是抱着审视的心态去看这份项目书的,但是看着看着,他就觉得不对劲起来。他朝着一旁的另一名评审团成员说道:“沈老师,你来看看这份项目书。”
沈钦,男,45岁,B大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后续进入某重点单位担任研发项目负责人。
鉴于他在材料科学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行业前沿动态的精准把握,沈钦受邀担任此次创新杯评审团成员。
听到王新余的呼唤,沈钦捧着保温杯走了过来。同他闪闪发光的履历不同,沈钦的长相平凡而又温和。他凑了过来,刚看了项目书一眼,眼神不由自主地变得认真了起来。
“这个方案和图纸还挺有意思的,就是不知道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王老师,你有对这份数据进行查重吗?”
“查了,目前没有相似数据。我甚至将它的性能测试数据用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分析,发现它符合正常的实验规律和统计分布。”
所以说……这份项目书里的数据很有可能是真实的。
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先把这份项目书放进复赛,让参赛者当面进行验证和说明。”
“如果这份数据是真的话,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它将给各个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改变。”
……
……
“创新杯”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复赛通知发送到连景邮箱的时候,连景刚看完一份文献资料。
上面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看得他眼睛有些酸涩。他拿起放在一旁的眼药水,滴在了眼睛里。正在他闭目养神的时候,他的微信里一连弹出了好几条消息。
[李欣冉:宴学长的项目已经申报成功了,估计明天你就能进入小组展开研究了。]
[李欣冉:我听说宴学长的小组成员都很难相处,他的那些组员唯天赋论,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上一次在cmc初赛后,连景和李欣冉的关系变得不错,在连景遇到问题时,李欣冉总是会悉心为他解答。
这次她也是听到相关消息后,才来同连景分享的。
[李欣冉:不敢想象,你明天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你知道三堂会审吗?]
[李欣冉:就是那样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