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都乱了(第3页)
李婉和这才看向袁川,柔声道:“夫君,我知道你担心婆母和二弟。只是如今这情形,周县令和京官盛怒之下,咱们若是贸然出面求情或者打探,反而容易引火烧身,让他们觉得我们与此事有关。依我看……”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商量的意味:“不如这样,咱们兵分两路。夫君你那边,若有信得过、且在县衙里有些门路的同窗故旧,可以先私下里、不经意地打探一下牢里的情况,问问老太太和二弟的罪名到底是怎么定的,以及……苏老汉的伤情到底如何。切记,只是打探,莫要强求,更不能显露咱们急于捞人的意图。”
袁川听她这么说,觉得有理,也顾及了他的“读书人”身份和人脉,点了点头:“好,我这就修书一封,托人送去问问。”
虽然李婉和内心并不看好,但此刻需要安抚他,于是接着说:“我这边呢,让老李走商行的路子试试。商行平日里与衙门各房都有往来,消息或许更灵通些,也更隐蔽些。”
“看看能不能通过平日打点的关系,问候一下牢里的情况,或者至少打听到那位林大人和周县令对此案的真正态度。咱们先摸清底细,再做打算。”
她这番安排,既给了袁川事情做,满足了他想动用自己人脉的想法,又将更关键、更需要银钱和手段的打探任务交给了自己这边掌控,显得周全而体贴。
袁川果然觉得心里舒服了不少,连连点头:“好,就按婉和你的意思办!双管齐下,总能问出些消息来!”
心里的恐慌和无措,也因为有了明确的“对策”而减轻了几分。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老李管家一连碰壁,灰头土脸地回来向李婉和复命,连声音都带着几分沮丧:“小姐……不行……都……都拒了。他们连提都不敢提这事儿……”
无论是袁川那边通过同窗故旧的打探,还是老李管家这边拿着重金和厚礼去疏通关系,得到的结果都惊人地一致——拒绝!
往日里那些收了李家好处、满口应承的牢头狱卒,这次一听是关于袁家老太太和二爷的事,个个头摇得像拨浪鼓,银子塞到手里都哆嗦着不敢接。
“李管家,您老行行好,可别为难小的们了!这案子是上边的人亲自盯着的,下了死命令要严查!神仙来了也说不上话!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徇私舞弊?那不是茅房里点灯——找死吗?!”一个相熟的牢头苦着脸,把银子又硬塞了回来。
平日里与李家商行有来往的几个小吏,更是客客气气地把老李管家请出门外:“李管家,不是我们不帮忙,实在是……这浑水,太深了!您还是请回吧,就当没来过。”
而去拜访那几家平日里有往来的官吏家眷,结果更是客气却坚决地吃了闭门羹。
“哎呀,李管家,真是不巧,我家老爷今日偶感风寒,实在不便见客。”
“李管家您请回吧,这事体大,我家老爷说了,非我等小吏可以置喙,一切还需静候县尊大人定夺。”
送出去的重礼,也几乎是原封不动地被退了回来。
袁川托人送去的信,更是如同石沉大海,只有一个关系稍近的同窗偷偷捎回一句话:“袁兄,听我一句劝,此事莫再沾染,恐引火烧身,速速撇清为上!”
老李管家将这些情况一一汇报给李婉和与袁川,两人听完,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袁川更是坐立不安,额头上冷汗涔涔:“婉和……这……这可如何是好?难道……难道真要看着娘和二弟……”他不敢再说下去。
李婉和的脸色也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这时那被老李管家硬请来的布庄老板,去而复返,脸上带着复杂表情。
“李小姐,袁秀才……”他进门先是叹了口气,才压低声音道:“我刚才又去托了个在县衙当差的远房亲戚问了问,总算问出点准话……唉,二位,听我一句劝吧!”
他看着两人紧张的眼神,一字一顿地说:“这事儿,在咱垚县,如今就是天!天大的事!谁也碰不得!”
“那苏家现在是什么人家?那是皇上在圣旨里亲封了名号的人家!是朝廷挂了名的功臣!人家现在一根汗毛都比我这普通人的脑袋金贵!”
布庄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心有余悸地说:“我那亲戚还偷偷告诉我,说这案子水深着呢,周大人怀疑……怀疑背后有人故意指使闹事,就是要坏苏家和那新作物的大事!如今正憋着劲儿要挖幕后黑手呢!”
他看着脸色煞白的李婉和与袁川,最后语重心长地劝道:“李小姐,袁秀才,听我一句劝,赶紧想想法子,怎么把自己从这里头摘干净吧!”
“千万别再想着去捞人了!别到时候人没捞出来,反把自己给搭进去!那苏家,现在是真的……碰都碰不得了!认了吧!”
说完,那布庄老板也怕惹祸上身,不敢再多留,匆匆告辞而去。
书房里,死一般的寂静。
李婉和,虽然脸上依旧强撑着镇定,但那紧紧攥着扶手、指节发白的手,以及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无法掩饰的惊惧,都暴露了她内心的真实状态。
摘干净?撇清关系?谈何容易!福泰斋是她出资的,袁家是她的婆家,那些家丁都是李府的人……
苏玉娘……这个本该死去、却一次次打破她认知和计划的女人……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