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6页)
nbsp;nbsp;nbsp;nbsp;闻时颂在沈里的深思中提醒:“在灰鹦鹉事件之前有个前提,也许你已经忘记了,就在那前不久,我们刚刚因为纸鸢的问题大吵了一架。”
nbsp;nbsp;nbsp;nbsp;就是沈里挂在他家里的纸鸢。
nbsp;nbsp;nbsp;nbsp;沈里顺着闻时颂的提醒渐渐有了思路:“如果不把灰鹦鹉给我们,我们想要看它学舌,就只能去皇兄的宫殿?他在给我们创作和好的机会?”
nbsp;nbsp;nbsp;nbsp;闻时颂点了点头。
nbsp;nbsp;nbsp;nbsp;虽然他也是在用这件事举例时,才终于意识到了皇兄当年的良苦有心。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个很好的办法。
nbsp;nbsp;nbsp;nbsp;可惜,当年的他们都没能意识到。
nbsp;nbsp;nbsp;nbsp;沈小里倒是每天颠颠的跑去东宫看灰鹦鹉,而闻时颂却是个天生犟种,宁可一眼不看,也不想再去东宫“碍眼”。
nbsp;nbsp;nbsp;nbsp;至少他当时是这么觉得的。
nbsp;nbsp;nbsp;nbsp;皇兄对此到底会如何想,如今的他们谁也不得而知,闻时颂也只是对沈里说:“你老师布置的作业目的差不多也是一样的,想让你对一个人的行为多几层思考。”
nbsp;nbsp;nbsp;nbsp;沈里也终于有了思路,开始在纸上开动想象。
nbsp;nbsp;nbsp;nbsp;第一种可能性,大概就是和太子妃保持距离了,虽然沈里至今对“太子妃”这个称呼有点尴尬,可他必须也得承认,这对于古人来说是个挺有分量的位置。
nbsp;nbsp;nbsp;nbsp;而小颜夫子的颜值又实在能打,是个过于能当祸水的大美人。
nbsp;nbsp;nbsp;nbsp;如果不想给好事者提供可以发挥的空间,主要原因也包括了太子这个神经病的行为太不可预测,他俩最好保持距离。
nbsp;nbsp;nbsp;nbsp;第二种可能则是为了欲扬先抑,给自己老师轻松愉快的教学风格,先做一个过于严肃古板的铺垫,先降低沈里的预期,才能让他在随后的课堂上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
nbsp;nbsp;nbsp;nbsp;不得不说,如果真的是这个目的,那小颜夫子是相当成功的。
nbsp;nbsp;nbsp;nbsp;沈里确实对接下来的外出教学十分开心,并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
nbsp;nbsp;nbsp;nbsp;第三种、第四种可能……
nbsp;nbsp;nbsp;nbsp;直至写到第五种沈里才终于卡主了。
nbsp;nbsp;nbsp;nbsp;反倒是闻时颂颇为自恋的替沈里写了一个附加分,好比为什么岑夫子要留这样的作业,甚至刻意强调了可以找场外求助。就是为了通过这个作业,来给他这个爱吃醋的太子殿下吃一颗定心丸,让他知道早上都发生了什么,不要在以后破坏他们好好的教学进度。
nbsp;nbsp;nbsp;nbsp;沈里一脸匪夷,他和闻时颂实际是什么情况他们自己知道,闻时颂为什么要吃醋?
nbsp;nbsp;nbsp;nbsp;太子殿下正襟危坐:“是的,我不会,但你写上这个应该可以加分,毕竟这是你们老师自己小心眼。”
nbsp;nbsp;nbsp;nbsp;两个笨蛋迅速达成一致。
nbsp;nbsp;nbsp;nbsp;岑老夫人:“……”
nbsp;nbsp;nbsp;nbsp;作者有话要说:
nbsp;nbsp;nbsp;nbsp;瞎扯淡小剧场:
nbsp;nbsp;nbsp;nbsp;当年的皇兄在想什么呢?
nbsp;nbsp;nbsp;nbsp;他当然是一计不行又在想一计啊,为了帮助笨蛋弟弟交朋友,哥哥真的付出了很多。
nbsp;nbsp;nbsp;nbsp;*稍微动一点脑子……:这句来自网络,我忘记是在哪里看到或者是个表情包啥的了。
nbsp;nbsp;nbsp;nbsp;第43章入主东宫第四十三天:
nbsp;nbsp;nbsp;nbsp;翌日。
nbsp;nbsp;nbsp;nbsp;小颜夫子的地狱早读照常进行,除了没有考试,多了背诵检查,和昨天的早读竟没有任何差别。
nbsp;nbsp;nbsp;nbsp;在经历了自家师祖生动形象的“旅游”小课堂之后,小颜夫子也完全没有打算改变自己古板的教学风格,昨天真的只是一个一如他所说的相对温和的开始。
nbsp;nbsp;nbsp;nbsp;沈里瞳孔地震。
nbsp;nbsp;nbsp;nbsp;看了看眼前漂亮但古板的夫子,又低头看了看手上《后鉴图说》的厚度,带着一丝不可置信又觉得怎么可能的飘忽语气,试探着问了一句:“您的目标不会是让我把这一本都背完吧?”
nbsp;nbsp;nbsp;nbsp;小颜夫子笑容依旧是那么漂亮和善,他微微垂头,任由熠熠生辉的银色长发滑过肩头,柔声表示:“怎么可能呢?殿下说笑了。”沈里还没有来得及庆幸,就听到对方继续说,“背完了《后鉴图说》,我们还有《帝鉴图说》啊。”
nbsp;nbsp;nbsp;nbsp;这俩是一套教材。
nbsp;nbsp;nbsp;nbsp;只不过一本记录的大多是历朝历代皇帝或英明或愚蠢的事例,而另外一本记录的是皇后的事例。
nbsp;nbsp;nbsp;nbsp;沈郎君一想到这两本书加在一起的厚度,就顿时生无可恋了起来,并很快就举一反三的意识到了,背完《帝鉴图说》也并不是故事的终点。沈里整个人都要不好了,破罐子破摔的进行负隅顽抗:“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就是背不会,会怎么样呢?”
nbsp;nbsp;nbsp;nbsp;反正他又不用高考,对吧?沈殿下在绝望中反倒是看到了希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