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超脱之上的前路大德来歷永寂(第2页)
太冥道人说道:“你既知列子,当知他传承之中,借孔周之名,传下了三剑。”
张衍顿时恍然,轻轻说道:“原来如此,孔周说剑,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此剑契合化剑之道。”
“二曰承影,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疾也。此剑契合极剑之道。”
“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而不见形。其触物也,然而过,隨过隨合,觉疾而不血刃焉。此剑契合杀剑之道。”
他修行过少清派的剑法,立刻就明白过来了。
而后,张衍又问起了其他几位大德的来歷。
“玉霄派的曜汉,在我们当初开始修行的年代,可算不得道门出身,而是我那老对头惠施,在天帝相助下,入了修行之门。”
“传你太玄道法五行之道的玄昭大德,是阴阳家邹衍,你当有所耳闻。”
张衍頷首,既然名家的惠施能入修行之门,阴阳家本就玄奥,得到链气传承,入得此境,不足为怪。
“冥泉宗的陵幽道人,则是蒿里鬼伯,是仙道之前的神道先民,亦算是天帝的传人。”
“魔藏之主易冲,为炎帝神农氏,算是巫道的集大成者,改修链气之道。”
“囚界之主无名,则是绝地天通,让古巫之道近乎断绝的顓頊氏。”
这后面三位,其实都可以算是与仙道无关。
很明显,灵空天界其实是有仙神两派的,前面的属於仙道,后面的更偏向神道。
只不过,因为此界的特殊,才都踏上了仙道链气之路。
张衍的问题问完之后,太冥祖师却也有一些疑惑,向他请教。
“道友的修行,和我辈不同,我辈虽然知道至人之道,既可渺远,又可近人,但终究没法触及近人的一面,比不得道祖。”
“唯有道友,同时修至大道两面,又与这世外而来的风道友,有一些交情,可否赐教大道之上,如何继续修行?”
听到太冥祖师的询问,张衍回道:“大道之上,我並没有看到前路在哪里,但是从风道兄曾经见证过的一幕,却是可以知晓一二。”
隨后,张衍將风羲以“伏皇”的身份,在“遮天”世外之地,见到的三清、灵山佛祖、江南大天尊共同对战无限、主神的事情道出。
“伏皇”的实力,在此世之中,最多不过初入炼神,无法对那种境界的存在,尽知尽晓。
可从他的所知所见之中,隱约看出,不管是哪个体系,初初超脱的境界,相当於浑然一点,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怠。
此境界无上无下,无高无低,无生无死,同样无有限制。
但是,若是与同境界的修士相斗,却有胜负之別。
虽说已经不会殞落了,但是以独立一点之势,很明显难敌那种,以大道之点勾连成线的存在。
以此类推,大道勾连成线之上,或许还能结合成面,甚至形成一种不可名状的大道空间。
这些,都是风羲的猜测,在祭道之前留给张衍知道,张衍也没有隱瞒,尽数道出了。
太冥道人轻嘆一声:“如此来说,道友確实走在我面前了。渺远之处,近人之处,未尝不是两种大道之点。”
“道友想必,已能勾连成线了吧?”
张衍笑道:“此为风道兄的猜测,他那分身所见,未必是大道本来面目,或有偏颇。我不著急行此道,等那分身成就『祭道之上』,两相对照,再决定前路如何。”
事实上,张衍心中也有猜测。
所谓大道相连,並不仅仅是踏出不同的修行超脱之路,而是要以自身所行的大道,涵盖这种种超脱之道。
比如另外一个世界的“三清”,至少元始和灵宝两位天尊,是同时成就了道果和祭道之上的。
但是因为他们並未以自身之道,统御两种超脱之法,所以无法做到无限、主神那般的大道勾连成线。
张衍觉得,他其实可以尝试向上更走一步了。
甚至,他当前的状態,其实已经可以称为大道勾连成线了,只不过到了这个境界,没有相仿的道友,也没相爭的对手,无法確定罢了。
等分身成就祭道之上,他便可以確定一二。
“確实,大道难以独行,需要友人论道,也需要对手磨礪,方可不断精进。”
太冥道人深以为然,他打算將分身成就“祭道之上”的境界,匯合一起后,就去寻访天帝和道祖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