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那是什么竟然在天上飞(第1页)
“爹,你真有解决办法了?”朱棣眼中闪烁着好奇,问道。朱元璋瞥了一眼张北玄,嘴角微微上扬:“张北玄啊,你是真的厉害,简直就像咱的知音,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咱觉得,其实你早已知道解决藩王制的方法,只是不愿开口罢了,是也不是?”张北玄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毕竟系统任务需要完美完成,有些事情,必须要当事人自己悟透才行。朱元璋也不以为意,转向朱标跟朱棣道:“你们这两个臭小子,怎么学东西还不如咱这个老头子呢。”“正如张北玄所说,咱已经有了主意,等回去之后,就立刻召开朝会,准备行动!”说罢。他“啪”地一声合上本子,满心是对回洪武朝后的期待!下课后,张北玄带着朱元璋、朱标和朱棣又随意转了一圈。三人好像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四周的新奇事物让他们感到异常新鲜,叹为观止。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六百年后的世界与大明王朝相比,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让他们惊叹不已!“嗡~嗡~嗡~”突然间,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从天上传入朱元璋的耳朵。他正陶醉于周围建筑的美感,却因这陌生的轰鸣声抬头仰望蓝天。只见一个巨大的物体穿过云层,快速飞掠,在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白色痕迹。“张北玄,那是什么?鲲?”朱元璋惊讶极了,急切询问。张北玄同样仰头望去,笑着摇了摇头:“陛下,那不是鲲,而是飞机,它与我们刚刚看到的汽车相似,都是由金属制成。”听到这里,一直凝视着那飞机的朱棣也忍不住发问:“难道这飞机内,也能像汽车一样坐满人吗?”张北玄点了点头。听完他的肯定答复,朱元璋、朱标及朱棣三人瞬间感觉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手脚冰凉,不可思议地盯着张北玄。“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人怎么能飞天?莫非这些都是神仙?”朱标满脸疑惑,苦思冥想也无法理解。张北玄解释道:“小小标啊,这世上并无绝对之事,这些东西的出现,都归咎于工业革命,当然了,这些也是历史向前的轨迹。”沉默了一会儿,朱元璋又追问道:“那这种飞机,一天内可以飞行多远?”“从应天府飞到北平,也就半个小时吧。”张北玄答道。此言一出,朱元璋、朱标及朱棣再次倒吸一口冷气。仅仅半个小时!应天府至北平!要知道这段距离几乎达到了一千多公里!即便是最快的马匹也要奔跑三天!而这个飞机,却能在短短半小时内完成这段路程。对于朱家父子来说,这一切超出了想象范围。“哎呀,这未来,真是令人震惊啊!”朱元璋惊叹道。随即又是一番交谈过后。张北玄带着三人选了个无人处,轻挥衣袖,五彩大门凭空出现。待三人走进去后,已身处于皇宫大殿之中。“老大,你一会传旨去,明早朝会,应天府里五品以上的官员、伯爵以上的功臣,必须全部到场!”“哪怕有些人躺在床上不能动了,也必须来!否则咱抄他的家!”朱元璋严厉地说道。“明白了,父皇。”朱标重重地点了点头。如今虽然是朱标为皇帝,但是这些改革大事,也还需要朱元璋坐镇!这一日,应天府的高官和功勋贵族们便收到了这个消息。太上皇朱元璋下令所有人都必须上朝,即便瘫痪了,也要抬到皇宫大殿上去!听到风声后,应天府内大户人家之间开始频繁走动,想要打探一些内幕。谁都知道,在洪武年间做官,十分危险。朱元璋性情难以捉摸,说杀就杀,无人能够揣测他的意图。每个人心中都感到忐忑不安,不知这次朱元璋为何突然发怒。虽然如今朱标为皇帝,但是他们对朱元璋的恐惧,那可是埋在骨子里的。……韩国公府内。一群淮西勋贵,围着正坐中央的李善长,纷纷开口议论,希望能够从他那里了解朱元璋的真实意图。“韩国公,您能不能说点什么?太上皇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这么大的动静?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会不会是因为胡惟庸案又牵涉出新问题了?”“我的天啊,如果是那样的话,咱们全都要遭殃了!”在场的所有淮西勋贵,心中都充满恐慌,他们眼神里闪烁着不安,紧盯着闭目养神的李善长。胡惟庸案爆发时,朱元璋大开杀戒,一口气诛杀了近万人。这些人不仅包括普通百姓,还有许多当朝的高官和功勋人物。朱元璋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影响力,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杀令。而胡惟庸本身就是淮西勋贵中的一员,因此幸存下来的淮西贵族常常惶恐不安,担心有一天朱元璋翻旧账,把他们全家一起抄斩。“都给我安静点!”李善长猛然睁开了眼睛,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即使已年近古稀,气势依旧如虹。作为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第一功臣,周围的谈话声立刻停止。大家都屏息凝神,不敢再开口。尽管半退休,但李善长作为淮西勋贵中的领军人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几乎所有淮西的功勋贵族,都对他言听计从。李善长环视四周后平静地说道:“你们害怕什么呢?太上皇行事自然有其道理,只要谨慎行事,便不会惹祸上身。”听到这番话,淮西勋贵们的嘴角不由得泛起了一丝苦笑。这位老谋深算的人显然在说些没用的屁话。在这风口浪尖之时,谁还敢贸然行动?但他们心中依旧十分紧张,朱元璋的每一个举动都关乎他们的生死。“若你们不放心,便明日随我一起上奏吧!”李善长摇了摇头,眸子逐渐变得无力,随后起身离开了座位。朱标为帝,朱元璋的权依旧没放。若朱元璋针对他的话,他李善长,无路可走!……:()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