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5章 这小子有点损6k(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395章这小子有点损(6k)

高振东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倒不是说他有多镇定,主要是他知道这套工艺的结果,问一声,也就是确认一下而已。毕竟人家这是21世纪生物柴油的专利生产技术,在当时的环境下,都能算得上是先进技术。

放到60年代来,妥妥的降维打击。

他这一副淡然的样子,无意中又装了一把逼。

看看,人高总工就没当回事,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是早有成竹在胸,90%以上的收率,在高总工看来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技术,这心态,这气度……

化学组的同志们对高振东的崇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搞技术嘛,就看手上活儿够不够硬。特别是在这个技术还相对纯粹,而且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在渴盼着在任何方面能获得长足进步的时候。

“手上现在有多少生物柴油?”高振东问道。

具体傻柱他们食堂搞了多少潲水油过来,他是不知道准确数量的,所以还得问问。

“17。6升,哦,没这么多了,那台单缸柴油机烧了2升左右,呵呵呵。”同志们心情很是轻松和兴奋,都能顺口开个玩笑。

高振东想了想,对同志们道:“这样,给我装三个5升的桶,我有用。然后你们继续生产,要有足够的数量迎接接下来的工作。”

化学组的同志们兴奋不已,这说明什么?要这么大的量,说明高总工对接下来的工作早有安排。

不过有个小问题。

“高总工,这原料,可是没多少了……”

很神奇的是,原料缺的不是其他的化学试剂,高振东选的这套工艺,相当一部分化学试剂都是能回收的,不能回收的部分,也属于是用量极小。

如钛酸四丁酯,这就是个催化剂,相比硫酸,不但有使用安全,无需考虑腐蚀,无需去除等好处,而且价格不贵,最重要的是,用量小。

投入量仅仅是废油料重量的千分之一上下,可谓用量极省。

然而最大的原料缺口不是别的,正是废油。

说得难听点,这年头的油大约是很难流入到潲水桶里面去的,轮不到。人们必定想方设法把油给吃得干干净净,所以才会出现偌大的三轧厂食堂系统,费了老鼻子劲才收拾出2桶潲水油的情况。

高振东想了想,做出了一个有些惊人的决定。

“这样,你们还是尽量的找,这个事情可以交给其他单位派驻我们厂的同志帮忙。另外,我给你们特批三斤猪油,三斤菜籽油,用于这个试验。”

高振东这话,让同志们都有点惊呆了,大手笔啊。

三斤猪油,三斤菜籽油,这年头也算得上是稀罕物。如果还是高振东上辈子知道的那种情况的话,那这六斤动植物油恐怕都很难搞出来,也幸亏是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高总,这样是不是有点浪费,我们怕……”同志们心头有些忐忑。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怕,这是做研究,做正事。你们要用好这六斤油,看一看动物油和植物油在这个工艺下分别有什么区别。等到事情继续研究下去,我们甚至还需要用国内所有的油料来进行试验,比如籽油……”

潲水油说穿了就是食物中残留的动植物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些植物油,在这之前几乎就是被扔掉的命。

籽油也是植物油的一种,由于成分、口感、对人的影响等原因,这东西给人吃很不受欢迎。

只要这方面能有所成就,那么在这方面也能带来不少的缓解,至少就能很好的综合利用上了,籽油造柴油,籽粕可以用作肥料,御寒,对了,还有绒可以造硝化纤维做发射药,浑身上下一点不浪费,岂不美哉。

热知识,做硝化纤维最好的原料,不是,而是取之后籽上那一层细小的绒。这东西产量就大不了,不是最大的几个纺织国,凑那点儿绒还不够成本的。

想起几十年后,整个欧洲连绒都凑不出足够的,生产点儿炮弹都抠抠搜搜,高振东就想笑。这才是真的一掐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逼。

“明白了,高总,我们这就去继续工作!”有了高振东的话,同志们彻底有了主心骨。他们现在想的,就是把这六斤油用好。

高振东拎着三个五升装的油桶走出实验室,胳肢窝里夹着这批油的检验结果,这东西加起来连油带桶有30多斤,而且还不平衡,一边一桶一边两桶,高振东走得是一歪一歪的。

他径直来到办公楼门口的车子这里,一直在待命的两位同志看见他,连忙迎上来,去接他手里的东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