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9桃脯(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好。”卫湘点点头,站起身,“我先回了。”

容承渊便也起身,垂眸一揖:“恭送娘子。”

卫湘出了紫宸殿,仍在想清妃的事,心里不安,便问琼芳:“你说清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莫不是因家中人丁凋敝,急于立功,便不惜将亲舅舅也舍了?”

琼芳听得拧眉,凝神思索半晌,还是摇了头:“若是旁人,或是如此吧。可清妃惯是淡泊名利的,不像会行事如此激进的人。更何况她家中虽人丁凋敝,她祖父张瑞在世时也曾官拜丞相。便是老丞相如今离了世,这等富贵一时也还在呢,清妃何

须如此紧张?"

“你这样说也在理。”卫湘轻喟一声,摇摇头,不再多想这些。回到瑶池苑,她便命人将那玉匣中的桃脯取出来另放,玉匣小心洗净,收回那锦盒之中。

过不多时,容承渊果然拆了个小宦官前来取这玉匣,傅成迎出去将锦盒交给他,却见他手捧一方托盘,托盘里是一八角漆盒。

漆盒有盖,看不出里头是什么,傅成疑惑道:“这是?”

那小宦官小道:“掌印说是娘子爱吃的桃脯,让奴再送些来。”

“原是这样。”傅成笑着接了,将那锦盒放在托盘里,小宦官就告了退。傅成将那漆盒捧进卧室,卫湘听闻是桃脯,就笑起来:“便搁榻桌上吧,我闲来无事可吃着玩。”

往后数日,宫中状似风平浪静,实则人心惶惶。因为六宫都听说天花之事已死了人,不是被赐死的荷枝,而是两个宦官。

他们虽在最初就依旨被挪出了宫,一并住进那方专为天花收拾出来的院子安养,但谁也不敢担保宫里已完全没有与他们接触过的人。

一派紧张里,后宫众人又在一日清晨听闻杨家落了罪。

杨家放在京中并不算多么显赫,其嫡系一支虽有侯爵傍身,却无实权。几个旁支倒有在朝为官有些实权的,却没有爵位,官位也都不高。

如今落罪这支便是旁支之一,乃是从七品的鸿胪寺主簿。

近来因天花来路不明,皇帝早已下旨命鸿胪寺上下官员都在家中休养,无诏不得出门,以免天花传播。这主簿却是个爱与同僚寻欢作乐的,竟偷偷约了三五好友在酒楼相聚。说来他也真是运气不好,虽一路都小心地避着人,在酒楼中更包了雅

间,却因喝多了,在回府的路上忍不住地想吐,便命车夫停下来,在街边吐了一场。

……………。。就那么一会儿工夫,恰就遇上一位御史乘车经过,御史认出他是鸿胪寺的人,第二天一早弹劾的奏本就递到了天子面前。

抗旨不遵本就是大罪一条,他又拼着天花之事顶风作案,更是罪上加罪。于是奏本前脚递上去,举家入狱的旨意后脚就下来了。万幸是只抄了这旁支一家,没动其他支族,否则杨家一夜之间就要灰飞烟灭。

此事与后宫原没什么相干,但这糊涂主簿恰好是杨才人的亲兄长,入狱的也恰是杨才人一家。

杨才人是个老实的,老实得有些木讷,容貌又不出挑,从来也算不上得宠。如今乍闻举家入狱,杨才人顿时阵脚大乱,想救家人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想一出是一出,大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味道。

众人便听说她先去长秋宫求见了皇后,但皇后本就要安胎,如今又闹着天花,宫人们根本不容这样的事烦扰皇后,就将杨才人请走了。

她后又去了敏宸妃处,自也是一样的结果;往后的恭妃、清妃同样对她避之不见。

这日恰逢又一次的“品点小聚”,她忙着家里的事,自然无心去制点心。凝贵嫔原也不欲多事,觉得她不来也有不来的好处,但见她这样病急乱投医终究还是不忍,就在雅集散后邀卫湘去自己宫中小坐,想着一起劝一劝杨才人。

也真万幸是着人去请了,凝贵嫔差去的女官花带着杨才人走进凝贵嫔寝殿的时候,杨才人止不住地在哭,花无奈地向凝贵嫔道:“亏的娘娘让奴婢这时候去了,杨才人正琢磨着要去紫宸殿求情呢。奴婢好劝歹劝,才给拦了下来。”

话音未落,杨才人已扑跪在凝贵嫔面前,泪水涟涟:“贵嫔娘娘,救救臣妾吧!臣妾那糊涂哥哥吃些苦头也罢,可母亲。。。。。。母亲素日体弱多病,若要流放,母亲受不住的。。。。。。”说到此处她已泣不成声,凝贵嫔与卫湘相视一望,皆是叹气,忙伸手

扶了她起来。

“你先别急。”凝贵嫔的眉心紧紧蹙着,“我既着人请你过来,便是要给想主意的,你且坐下听我说,咱们从长计议。”

杨才人哭得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嗫嚅着道了声谢,抽噎着落座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