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小弟之争向来如此(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贞观二年,关内大旱。

皇后长孙无垢乘坐一足鸟商羊翱翔于上空,为关内带来丰沛的降水,旱灾解。

贞观三年,灵契科批人才分配到军队中。

李世民命李靖为行军总管,率领大军分道出击东突厥。

灵契小队大放异彩,屡战屡胜,彻底消灭东突厥,解除了北方边境的威胁,周边国家纷纷向唐朝称臣纳贡。

贞观四年,灵契军继续扩张,大唐的军队向四方开疆扩土。

灵契科加完善,灵契院在十道灵契使的监管下,遍地开花。

精神力锻炼法向全大唐公布,全民皆练。

贞观五年,万邦来朝。

日本、新罗等国纷纷派遣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的文化、制度和技术,在宽容的太子李承乾的提议下,灵契学院学子跟随各国的使者去往了他们的国家,友好互动。

最终,大唐疆土和平扩展,行省再度增加。

贞观六年,文武百官纷纷上书请求李世民封禅泰山,以彰显唐朝的文治武功和国家昌盛。

李世民应允,带着太子李承乾前往泰山,封禅之时,天际霞光遍布,九道赤虹穿透云层,在青灰色的泰山岩壁投下麒麟踏云的虚影。

不知何处飞来百只朱羽玄喙的神鸟,绕着祭坛盘旋三匝,尾羽划过之处竟凝结出晶莹的露珠,纷纷扬扬落在祭品上,折射出七彩光晕。

天降祥瑞,众人大喜,大唐得天眷顾之名再度远扬。

贞观六年,西北党项羌等少数民族部落、草原薛延陀汗国等纷纷归服,14岁的太子李承乾正式步入朝堂,接手此事。

李承乾将鎏金镶玉的令牌揣进袖中,望着朱雀大街上涌动的人潮,嘴角不自觉扬起。

忘了谁说的了,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

他堂堂大唐第一纨绔,不务正业选手,怎么可能正儿八经办事呢,当然是让手下的小弟去办啦

不过借这个机会,逃避一下早朝,顺带出来逛逛,还是很不错的。

晨雾未散,沿街店铺的灯笼却已次第亮起,胡姬酒肆的铜铃随风轻响,裹挟着肉夹馍的香气与西域香料的馥郁扑面而来。

街道上,波斯商人裹着靛蓝头巾,牵着驮满香料的骆驼,与身着襦裙的大唐妇人擦肩而过;高鼻深目的大食人捧着琉璃盏,正用生硬的唐话与布庄老板讨价还价。

忽有清脆的兽鸣破空而来,人群自动让出通道——只见三名灵契学学子并肩而行,居中那人肩头蹲坐着通体雪白的玉狐,尾尖缀着的蓝色火焰随步伐明灭,引得孩童们追着跑了老远。

繁华热闹,百姓富足,一派盛世景象,看得李承乾越满意,只有这样的盛世才配得上他的纨绔身份呐。

……

听闻李承乾回宫的消息,李泰足下生风,穿过重重宫墙向东宫疾奔。

昔日圆滚滚的小身子早已抽条,身姿矫健如林间小鹿,墨色锦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可那双眼睛里,依旧闪烁着对李承乾炽热的崇拜与执着的“争宠”决心,他满脑子盘算着如何在大哥面前好好表现,稳固自己“大哥第一小弟”的地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