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衔尾八约(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毕竟以现在的锻造工艺是很难打造出板甲的,亚洲多鳞甲,欧洲多锁甲,板甲只有国王和大贵族才穿得起。

板甲的普及要到文艺复兴时期。

屠夫带着四人强势地插到了入城队伍的前面,守卫一看他们的过所赶紧让他们进了城。

哈拉和林是一座新城,规模当然不能跟长安之类的雄城相比,但在广袤的草原上也可以傲视群雄了。

由于牧民需要在野外放牧,所以城内的民居相对较少,大部分建筑是官府和官邸。

还有就是各种宗教建筑,红色的拜火教圣庙、圆顶的清真寺、黄色的佛教庙宇、尖顶的基督教小教堂。

反而是萨满教四宗在城内没有代表性的建筑,他们的道场都在草原上的某座名山中。

萨满教是多神教,信仰各种神灵,没有严苛的教义,比较包容,所以其他宗教得以在蒙古帝国传教。

现在哈拉和林最火的当然是拜火教,乃马真后就是一位虔诚的拜火教徒。

在她的影响下,很多贵族都自称信仰拜火教,至于他们的虔诚度就是另一回事了。

黑狱角抵戏团的五人直接来到了万安宫边上的一座大宅子里,这里是察合台汗在大都的居所。

管家把他们带到了一座偏院就不管了,毕竟地位卑微的奴隶是没人在意的。

穿着板甲,拎着一只熟牛皮大包的白熊嬉皮笑脸地跟在赵淳后面进了同一间屋子。晚了一步的屠夫摇了摇头只能去了别的房间。

白熊是赵淳的小弟,不仅仅是小弟,他还是赵淳创立的教派的第一位教徒。

随着祷告的持续,赵淳有一天猛然发现,白蛇杖上的金字又少了一个。看来祷告真的有用,龙神真的存在!

赵淳觉得很有必要传播下龙神的神名了,毕竟诸神以人类的信仰为食,信仰越多,神的伟力越大……那么首先就要编一本正经的经文用来传教。

别人编写一本经文最少要几年,赵淳却觉得不是什么难事,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他拿过纸笔就写了起来,"宇宙初始,其形如卵。不知几万年,其中育出一巨……"

因为周边流域现在最通用的语言是突厥语,所以赵淳是用突厥语书写经文的。

就当他打算接下去写"龙"字时,才发现突厥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然后他想起来,其他语言都有这种情况,比如蒙古语也是在元朝以后受到汉族人影响才有了对应的"龙"字。

而像英语中的DRAGON本意是某种像蜥蜴一样的喷火怪兽,也不知后世哪个翻译把DRAGON翻译成了龙,从而发生了误导。

根据形象的对比,东方龙其实更像欧洲神话中的大蛇。

如北欧神话中的耶梦加得-环绕世界的尘世巨蟒;乌洛波洛斯-不死之蛇,自我吞食者,总是用头咬着尾巴成一个8字形,"衔尾蛇"的代表;海德拉-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阿波菲斯-埃及神话记载的上古大蛇,是太阳神"拉"的孪生兄弟以及死对头。

这些大蛇远远比DRAGON更像龙,如果经文中用了DRAGON来指代龙,那就是盖错庙宇烧错香了。

赵淳又想起来,带他穿越的龙神是一条黑蛇的形象,而且祂也说了自己既是龙神又是蛇神。所以稳妥起见经文应该这样写……

"宇宙初始,其形如卵。不知几万年,其中育出一首尾相衔之大蛇,名龙(LOONG)……"

这条叫龙的大蛇某天醒来觉得有点压抑,就伸了个懒腰,结果把蛋撑破了一条缝。

龙来了兴趣,就用头上的角、锋利的爪子把蛋壳完全打破了,然后用巨大的翅膀和尾巴把破碎的蛋壳扬得到处都是。

这些破碎的蛋壳最后变成了满天星辰。

这是龙第一天做的事情。

在这里,赵淳用应龙的形象作为了龙的最终形态,毕竟有翅膀的生物听上去牛逼一点。

第二天龙觉得太黑了,不喜欢,就点燃了最大的一颗星。

太阳出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