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0310(第1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包厢里,刘娥听到“陈世美考中状元後抛妻弃子当驸马”後眉头就皱了起来。

她走的时候乐平尚未成亲,虽然不知道嘉佑元年是哪一年,但是她闺女不能吃半点亏。

【虽然皇帝为了保住皇家的颜面想和稀泥,但是乐平公主可不是能吃亏的人,据说堂审现场血渍呼啦,要不是皇帝派人把公主送去皇宫交给皇後安抚,陈世美根本等不到被铡当场就能被捅成花洒。】

【不愧能和狄王爷和和美美过一辈子,夫妻俩都是狠人。】

刘娥面无表情,很好,有仇当场报,是她养出来的闺女。

但是皇帝是怎麽回事?给亲妹妹找驸马还能找个抛妻弃子的负心汉,他故意的吗?

范仲淹等人也很震惊,大宋哪儿来的狄姓王爷?

狄……该不会是狄青吧?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对狄青都不陌生,尤其是范仲淹和尹洙,狄青就是他们俩提拔上来的。

大宋武将的处境有多艰难他们再清楚不过,总不能是靠公主封王。

不是,大宋朝也没这先例啊。

第305章

*

“狄王爷”三个字犹如惊雷炸开,几人表情裂开,满脑子都是仙家口中的“狄王爷”是不是狄青,如果真的是狄青,那小子又是怎麽成为的仙家口中的“狄王爷”。

几个人满脑子都是狄姓的王爷,开始时提到的“苏相”反而没几人在意。

大宋朝的宰相姓什麽都可以,但是王爷不姓赵绝对不正常。

听仙家的语气,那位“狄王爷”的评价似乎还不错。

范仲淹迟疑道,“大宋……改规矩了?”

晏殊的笑容僵在脸上,“不能吧。”

滕宗谅和尹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觉得规矩不可能改的那麽快。

他们才死几年?大宋朝堂又不是没有其他文臣了,何至于一下子从崇文抑武变成武人独尊?

就算官家想胡闹,朝中那麽多人总不至于拦不住他。

爵位和官职差遣不一样,隔壁吕夷简也不过是个国公。

不说武将,就算是文臣也没得封王。

朝堂之事和後宫之事也不一样,他们不是对狄青有意见,也不是觉得官家不行,但是就他们官家那性子顶多在後宫妃嫔之事上和朝臣闹别扭,不会在朝堂大事上瞎胡来。

就算官家想瞎胡来,朝堂那麽多人也能想法子给他堵回去。

滕宗谅两眼无神,“知道前头那些帝王将相为什麽听了之後都要吵架干仗了吧,仙家说话没什麽顾忌,不知道什麽时候就说出石破天惊之语。”

语不惊人死不休,仙家只是随口说说,到他们耳中就是抓心挠肺。

而且这位仙家说话是真的不客气,且喜好非常鲜明,喜欢的就各种溢美之词,不喜欢的就一点面子也不给,连唐玄宗要是早死二十年凭其开元盛世之功绩足以与汉武帝唐太宗这些盛世明君相提并论之类的话都能说出来。

汉武帝听了很高兴。

唐太宗听了应该很高兴,但是後头玄宗是他的子孙实在高兴不起来。

唐玄宗、唐玄宗没听到这儿就已经被揍的起不来了。

唐朝上上下下武德充沛,别人不敢动手也不会拦着唐太宗动手。

人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被祸害成那个样子想教训不肖子孙怎麽了?有理有据完全没有阻拦的意义。

後来他们太祖皇帝揍太宗的时候同样没人敢拦。

先不说太宗对不起太祖的地方,就只一点,当哥的揍弟弟还需要找理由?

只能说幸好仁宗皇帝不在,要是仁宗皇帝在,他给公主找了个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当驸马这事儿刘太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有包大人案子肯定会秉公处理,翻过年案子过去也不过是给汴京百姓增加些谈资。】

【年後便是春闱,这一年的春闱属实是神仙打架,苏轼、苏辙、王韶、章惇、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等等等等,各个都是名留青史的大家,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都産生了巨大影响。】

【苏轼苏辙不用多说,咱苏相的亲哥,给他们挨个出单人视频都得超长版,今天主角是苏相就不多介绍他们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