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朝吃瓜(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上一世她没节外生枝地搞一次流言席卷京都,她与沈宴清的风波被封锁在紫宸殿内,宋如晦自然也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一次,无心种柳,倒成就了他。

她目光略过沈宴清,看他面带愠怒,心情好了些许。这俩打擂台,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总归不耽误她的筹划,随他们去。

此刻正言至兴处,青隽挺拔的青年拱手作礼,铁骨铮铮,端的是一身正气:“臣在此恳请陛下锄奸扬善,还我大姜一片海晏河清。”

“沈相?”姜煦饶有兴致地开始挑拨,“可有此事?”

“纯属污蔑。”沈宴清冷嗤。这罪名无非是什么跋扈恣睢,他何曾干过真害国害民的恶事,“臣勤谨奉上……望陛下明鉴。”

他自信能听到陛下的支持,于公他身正,于私陛下本就会偏袒他,不料却听说:“宋卿所言略为夸张,但沈相毕竟是国之肱骨,此事……不许再提。”

感觉哪里……怪怪的。

沈宴清微微抬头,正好看见陛下冷眼相待。但她刻意作出的少女情态,让他思绪一转,没往君臣的路子上去想。只觉得大抵是因为那夜恼了他?

男子汉大丈夫,不与她计较。他宽慰自己,于是不多加以反驳,口中说着陛下圣明,应了下来。

至于这个宋如晦,他有的是法子整治。

本来新年第一次议政朝会,除了科举考官一事值得走个过场,没什么旁的事情。

沈宴清想赶紧散朝,好去与陛下说说他们的私事,赶紧开口:“春闱在即,知贡举考官一任应尽快定下。臣欲举荐吏部侍郎崔谈,望陛下恩准。”

崔谈也急忙出列,只待陛下金口玉言应下来,他就要谢主隆恩,能走马上任了。

姜煦怎么可能遂了他们的意思。

她拿起一本折子慢慢翻看,貌似随意地说:“这个不急。朕上个月收了崔卿五本折子,沈相猜猜,他分别说的什么?”

沈宴清略讶异,他好像模糊抓住了什么,但细想还是摸不太准,就看见陛下慢悠悠地揭晓答案:“五本折子,一本举荐用人的都没有,行行句句写的都是劝朕开枝散叶,延绵后嗣。”

她轻笑一声:“沈相若非今天举荐崔卿,朕简直要忘记他是吏部出身了,还以为是什么长舌夫,怎么天天盯着朕后宫看怕不是他想进去吧?这等人也堪当知贡举吗?”

这说的实在有些难听,崔谈脸色沉下来:“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只是为君者延绵后嗣乃是国本稳定的根本。更何况陛下女子之身,本就该对妇德多加以上心。”

“慎言。”姜煦听见最后,没忍住出声打断,“朕看卿是晕了头,你的夫德可做的万无一失了?”

崔谈察觉不对,闭口不言。

沈宴清也嗅到这风波要刮到他的明义学上,眼底也攒满了不赞同:“陛下此言差矣。这妇德一说乃是古贤所提……”

“难不成,沈相也想让朕大开选秀,开枝散叶?”姜煦不与他们掰扯,收了笑容,定定地望着他。

本来沈宴清能就这话题洒洒洋洋说上一整篇文章,对上她这样的目光,却莫名语塞了。

她又闭了闭眼,睁开后,目光不再落到他身上,话里也带了点一别两宽的决绝:“既然这样,那便如沈相所愿,这选秀事宜由你亲自拟定个章程来。”

而后姜煦面对朝臣:“朕虽初登大宝,有一些不懂的政事,但为君的公正还是懂得的。诸位不必为流言担忧,主持春闱兹事体大,众卿都应当积极献言,不能置身事外。这几天,五品以上的卿家都给朕举荐一位,五品以下的也可以递交折子,可听懂了吗?”

此言一出,可真是油锅进来了冷水,沸沸扬扬一片。大家不敢交头接耳,但眼神都不约而同地落到了沈宴清身上。

流言,陛下都明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