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第2页)
不是,他爹怎么还亲自到场了。
他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陆旻,对方只轻飘飘给他一个眼神,意思明显——你还是认命为好。
更要命的是,原来他爹老早就让人替他抽了签,微颤的目光又落在帮他排队的仆从身上,下一个便是他。
晴天霹雳!
“下一位。”
宁予安说完,看到此时排在最前边的人也是愣了愣,这不是崔琅的随从小六?
小六对她憨憨一笑,手指了指上边二楼崔琅所在位置。
宁予安转头看去,便看到陆羡之也在,而崔琅则是一脸不情不愿地跳了下来。
萧桓和在场其他人也是对崔小公子会来参加评选很是诧异。
毕竟崔小公子放荡不羁的名声可是响彻朝翎城。
崔琅拿过小六手中他的自荐表递给萧桓,退后几步对众人略一行礼,清了清嗓子道:“鄙人崔琅,字一白,博陵安平人氏。祖父讳檠,当朝太傅。父讳肇,当朝大鸿胪。鄙人虽自幼受祖君亲自教导,但资质愚笨,没什么才学,故而表中也没有什么能看的文章,望诸位大人见谅。”
台下士子们眼中浮起艳羡之色,若按门第,崔小公子乃是毋庸置疑的上上品。
萧桓打开那卷自荐表,看后嘴角勾起浅笑,“想必这些都是公子少年时的课业,字里行间足以见出公子文采斐然,天资聪颖。只是可惜这几篇文章内容都有些泛泛其谈,与民生社稷无关,多是美人美景。”
众人不禁轻笑出声,谁人不知崔小公子风流倜傥,最喜吃喝玩乐。
台下的崔肇则是抬手扶额,反思自己为何会生出个这般性情的好大儿。
崔琅倒是怡然自得,垂眸把玩着大拇指处的白玉扳指,好坏任评,他才不会觉得尴尬。
六名佐官面面相觑,无从下笔落下评语,都眼巴巴地望向宁予安。
宁予安接过萧桓让人递来的自荐表,掀起眼帘看向崔琅,对方摊了摊手,满脸无所谓。她笑道:“崔小公子方才自荐说自己没有文采,我是不认同的。毕竟,我前两日还听到公子随口所作的一句诗就能在朝翎城姑娘中传开。”
“美人香盈袖,芙蓉一水间。”宁予安目色清亮,缓缓念出这句诗,并顺便夸赞道:“短短一句,意蕴深远,公子有脱口成诗之才,怎会没有文采。”
“只是崔小公子少年心性,也许今年还没有做好入仕的准备。”
先扬后抑,婉转拒绝,还是御史中丞会说话。佐官们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们也知晓崔小公子本人自然是不会不悦,也无心入仕。奈何,台下大鸿胪大人在呢。
萧桓点点头。
崔琅嘴角扯了扯,抱拳道:“御史中丞博闻强识,连这种边角料都能听到,在下佩服。”
见崔氏小公子都落选了,台下士子一半忻悦一半骇然,照这么看,选举的确公平公正,选出有才德之人才是最为主要的。
宁予安状若无事发生般,“好了,下一位。”
……
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宁予安打量了一下台下还未应选的士子,让属官吩咐下去抽签抽到后边的士子先行回去明日再来,戌时三刻关城门。
今日评选结束后,宁予安与萧桓被邀至丞相府。
月色氤氲,丞相已经让人在厅堂布好了饭菜。
宁予安见到荀陌也在场的时候微怔了一下,向他见礼,浅浅一笑。上次见面,还是初一那晚她厚着脸皮凑上前去要与他一起放河灯,当然,荀陌公子很不乐意。
荀陌微微下眼睫不想与其对视,他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每次见到宁予安,特别是看到宁予安那双眼睛时,心里头总是沉闷无比,就像被无数根无形又锐利的丝线紧紧缠绕裹住一样,让他喘不过气。
他并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但对宁予安,他总是莫名其妙地想要逃避。
荀濯从未想过自己这位一向克己守礼的侄儿竟会走神,不确定唤道:“文聿?”
荀陌瞬间回过神,微微颔首,“世父。”并对宁予安回礼,“御史中丞。”
荀濯没有想太多,只笑道:“都入座吧。”
“谢丞相。”
宁予安坐的位置正好面对荀陌,她也看得出来他一直都有意避开她的。眸光黯了黯,索性不再去看他,免得他不自在。
荀濯笑容温和,“今日可还顺利?”
萧桓道:“回老师的话,今日一切都好,来应选的士子众多,亦说明了大家对新政的支持与信任,这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