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黑塔内的秘密(第1页)
这件事交给祁伟来处理确实更适合,他和很多省里的领导都熟悉,而且非常得老领导喜欢。
“老领导,我来看您来了。”
祁伟缓缓走入,不敢发出太大响声,当他走进去的时候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
三个人坐在里面,直到祁伟走进去,这才缓缓睁开眼睛。
“是小祁啊!”
“陈省长,再一次听到您喊我小祁,真的太亲切了。”
祁伟连忙来到陈亭林近前,他是从省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目前省里的主要领导很多都是他的下属,仅仅依靠这层关系,。。。。。。
2023年春,青岭的桃花再次盛开。山野间一片生机盎然,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穿梭不息。朱远航站在研究院二楼的阳台上,望着远处新翻的土地,心中却并不轻松。
几天前,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央办公厅的紧急函件,内容令人震惊:某省在推进“区块链信用体系”过程中,被曝出利用系统对村民进行“数字监控”,甚至将信用积分与政治立场挂钩,导致多名村民因“思想不积极”而被列入“观察名单”。
这封信像一记重锤,敲击在他心头。
“我们到底是在推动治理现代化,还是在制造一种新型的控制工具?”朱远航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是村支书走了进来,脸色凝重。
“你也收到那份通报了吧?”村支书坐下,语气低沉,“这次的问题比以前更严重。”
朱远航点头:“是啊,他们把技术当成了政治工具,这是对我们整个项目的亵渎。”
“现在中央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项调查组,要求我们在三天内提交一份‘区块链信用体系应用边界评估报告’。”村支书递给他一份材料,“里面有几个典型案例,你看看。”
朱远航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越皱越紧。
其中一个案例发生在南方某县,当地村委会通过信用积分系统记录村民是否参加集体学习、是否转发正能量信息,甚至是否在微信群中发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一旦评分低于某个阈值,就会被限制低保申请、子女入学资格,甚至影响到银行贷款审批。
“这不是治理,这是洗脑。”朱远航愤怒地说。
村支书叹了口气:“问题是,这种做法并非个别现象。我们在全国多个试点地区都发现了类似苗头。有些人不是不懂技术,而是太懂了……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技术来强化权力,而不是服务群众。”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朱远航站起身,眼神坚定,“不能再让这套系统继续被滥用下去。”
两人连夜开会,召集研究院核心团队成员,启动“区块链信用体系伦理审查机制深化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很明确:不仅要制定一套更具操作性的技术使用准则,还要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不会被异化。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技术规范,更是制度设计。”朱远航在会议上强调,“必须从源头上防止技术成为压制群众的工具。”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形成了五项关键措施:
1。**设立独立伦理审查委员会**:由中央层面牵头,吸纳法律专家、社会学者、基层干部代表组成,负责审核各地信用积分系统的实施计划。
2。**建立透明反馈机制**:所有试点单位必须定期向公众公开信用积分数据,并接受第三方审计。
3。**严禁积分与政治立场挂钩**:任何试图以信用积分为手段干预公民政治自由的行为都将被视为违规。
4。**加强基层培训与监督**:每年开展两次集中培训,提升基层干部对技术的理解和伦理意识,同时设立匿名举报渠道。
5。**推动立法保障**: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乡村治理技术应用条例》,为技术应用划定法律红线。
这些措施一经提出,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一些地方官员表示反对,认为这会削弱他们的管理权限;也有部分专家质疑,认为这样的监管过于严苛,会影响政策执行效率。
但在朱远航看来,正是这种“效率至上”的思维,才导致了技术的误用与滥用。
“治理不是追求表面数据,而是要真正赢得民心。”他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说道,“如果连最基本的人权和尊严都无法保障,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空壳。”
不久后,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青岭提出的“区块链信用体系伦理审查机制深化方案”,并将其纳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朱远航也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中央决定派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前往问题最严重的几个省份进行实地督导。
临行前夜,朱远航再次来到老槐树下。月光如水,洒落在树影之间,微风吹过,带来一阵清新的泥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