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0120(第3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以后力夫是不是得失业了?”有人幸灾乐祸道。

码头上的力夫是这里的最底层,没什么本领只能干苦力。

这边商埠还好,有些地方力夫被帮派垄断坐地起价。

不少商人也是叫苦不迭。

罗起信闻言扫了一眼岸边的力夫和纤夫,果然看到不少人脸色露出惶惶不安之色。

就在这时候,船上下来两个人,手里拿了一张白纸。

纸贴在靠海的一个货仓墙壁上。

罗起信跟随人一块走过去有人当众念起了纸上所写内容。

“长期大量收本地特产,招募青壮年去台湾种地。”

那人停顿了一下,又继续念。

“签两年长工契约,每月发放米粮十斤,肉五斤,白银二两,包吃住,可每年回家探亲一次。”

“长期大量收土特产,可长期储存的优先,少量收当季瓜果蔬菜米面粮油……”

那人越念声音越轻,罗起信自己看了下去。

墙上贴着好几页白纸,上面标注了一些货品的收购价。

比如新鲜鱼是五文钱一斤,瓜果蔬菜的价格也有标注。

住在海边的人不缺鱼,因为腌制咸鱼的成本高,只有大富人家才有能力大量腌制,许多渔民捕捞鱼后就转手卖给官府。

卖给官府价格自然很低,这还算好的,家里有艘船能出海捕鱼。

惨的是家徒四壁连船都没有只能出来做苦力的。

本来还担忧有了那卸货的物件,他们往后会没了收入,没想到竟然有人大手笔收鱼,这价钱给得也比衙门高。

有人平时去海边都能捡到鱼,捡个十斤就有五十斤收入,这不比做力夫来钱快?

等挣钱了说不定还能买艘船,大海不敢去,内河还是可以跑的。

力夫只是不聪明,不是傻,这样一合计,不少人目光都火热起来。

和丰下了船正在巡视岸口刚建立起来的咸鱼厂。

他们自己有盐引,又加上有内务府参股,这盐拿到手远比旁的盐商要低。

卖盐说不好会跟私盐扯上关系,所以泰山商行不准备卖盐,而是开设咸鱼厂自己消耗盐。

“管事大人,这人已经招来了,都按您说的招聘的是妇人。”

和丰点点头,“咱们这鱼说不定自己要吃,肯定招手脚干净的妇人,从明天起就有人来卖鱼,这鱼腌制后务必要晒干,若是不够干发霉了可是影响咱们商行的名声!”

“是是是,小的会看紧了。”

腌鱼厂隔壁是咸菜厂,再旁边是酱菜厂。

他一一走了一遍,吩咐人不要出差错。

走完了这些厂他又快马加鞭去巡视糖厂,糖厂也很紧要,这座糖厂也是一座金矿,特别是里面产出的白糖被商行列为战略物资。

走完了糖厂,挑完毛病让厂长整改后,和丰才有空去总督府。

总督府的诗会自然不是总督举办,而是他的孙子姚敏。

跟父亲姚仪不同,姚敏对军事不感兴趣,反而时常跟浙江和福建的学子来往。

组建会社,开读书会,诗会是常事。

和丰一进总督府就受到了热烈欢迎,毕竟他对姚家有救命之恩。

姚启圣要是走了,姚家势必是一落千丈,光一个施府就会压得姚家不能翻身。

和丰被姚夫人拉在身边说了几句,然后放他跟孙子去外院。

要说和丰为何赶到福建救姚启圣,当然是有目的。

姚启圣只要活着就能压制施琅,因为他是施琅的老师,哪怕因为□□这件不世之功上有矛盾,但只要姚启圣一日在,就能压制施琅,他们也能从容开发台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