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第24页)
贺临猛醒了:“是,这有可能是有人在模仿绑架,劫匪参考了一些过去的经典绑架案例,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一旦转变了这个思路,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贺临的脑中火花闪动,很快就发现了新的疑点:“还有,这名劫匪的电话打进来的时间太巧了,我们这边刚刚问到于晚樱,那边就来了电话。”
老吴道:“那很可能在那名女生在被问话前,就发出了消息。”
贺临顺着思路推测:“如果事情真的和于晚樱有关系,她有不在场证明,那打电话的,应该就是她的同伙。要钱不是目的,拖延时间,转移警方的注意力可能才是目的。所以他并没有发出照片或者视频……”
贺临说到这里,又问老吴:“你们那边有新的发现吗?”
吴韵声道:“这几个孩子的家庭都有一些特点,父母非常忙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生活上极力满足他们,却对孩子们实际的关心挺少。像那个吴莹莹,一个月的零花钱就有几千块。张彦更是夸张,家里好多的电子产品。”
分析梳理完成,贺临的思路越发清晰:“大家继续调查吧,反正还有刑侦那边盯着,万一我们的推断不对还有他们,容错率高。”
挂了手机以后,贺临问黎尚:“从信息上看,现在有有嫌疑的人吗?”
黎尚紧握着各种表格,快速翻阅,随后轻轻摇了摇头:“这个时候能够打进电话来,不是这里的学生,我看过于晚樱的家庭情况,没有兄弟姐妹,也没什么关系亲近的人。”
“父母呢?有没有嫌疑?”
刚才他们在问于晚樱时,黎尚就发了信息让程笑衣去电话核实过相关情况,此刻他把信息报了出来。
“于晚樱的母亲卧病在床,证实了她周日下午没有出去过。她的父亲是名电器安装工,周日全天都在加班。”黎尚说出自己的结论,“我觉得可能要扩大搜查范围。”
“要知道,绑架可是重罪,参与其中的人,就等于一只脚已经在监狱里了。那名铤而走险的共犯究竟会是谁?”
贺临说完陷入了沉思。
临时审讯室里一时寂静,只有窗外秋风瑟瑟,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两人沉默了片刻,黎尚抬眸问:“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查?”
贺临在脑中仔细梳理了一遍思路,手中的笔顺势转了个圈,动作流畅:“从模仿绑架的方式来看,绑匪应该是初犯,并且可能年龄不大,我们都看得出来,在班上于晚樱受到过隐形的霸凌,那几个失踪的学生很可能就是欺负她的主力。除了于晚樱,还有没有其他的受害人?”
其他的受害人……
那名第二个被筛选出来的小胖子常晨宇?还是另有其人?
这个群体之中,还有被遗漏掉的黑羊吗?
黎尚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取出平板,纤长手指在屏幕上轻点了几下,对照着学校官网上给出的信息,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疑点:“现在这个班级里一共有45人,而在高一年级开学时,班上有46人。”
“可能是有人退学或者是转学了,我等下问问周老师。”说到这里,贺临下了结论,“下一步先打之前的那张牌。”
两人心有灵犀,黎尚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你想要回过头来再问叶双成?”
贺临点头:“那个女孩明显有所保留。不过在那之前,我希望能够把‘尾巴’甩掉。”
所谓的“尾巴”自然是那些会在问话时旁听的老师。
只要有老师在,学生难免有顾虑,回答问题时会有所保留,警方的问询节奏也会受到影响,对破案极为不利。
让老师旁听必定是校方领导的安排,贺临能够感觉到,老师原本也不想卷入这场风波。
询问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人在场,但是只要不是老师,其他人在场都不会对学生的影响这么大。
贺临拨通了陈局的电话,他将自己的判断和调查进度简要汇报了一番,随后道出了审讯过程中的不便。
陈局道:“现在刑侦队那边也在积极办案。你和他们的调查方向不同,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件好事。这个案子不适合打赌,但是年轻人嘛,争强好胜的心还是要有的。我希望你们能够比着尽快破案。尽快把孩子们找到,回头任务完成,我这里也会有额外的嘉奖。”
给下属打完气后,陈局又道:“至于你说的事,我会和校方领导沟通一下,帮你们协调解决。”
贺临向陈局保证:“我们只会对那些嫌疑比较大的学生问话。”他把叶双成的名字报了出去。随后补充道,“我们会按照规则办事,通知家长,询问监护人能否到场,如实登记,另外找这边的女警旁听记录。”
陈局的沟通效率极高,没过多久,周老师便将叶双成单独带了过来。
这次,周老师没有留下,主动开门走了出去。刑侦队这边的女警也进入,安静坐在了笔录侧位。
贺临快步走到门口,他问周老师:“这个班上是不是曾经有名学生退学?”
周老师思索片刻回答:“是,那孩子是被开除的,原因是打了其他同学,我记得,他名叫陈卓。”随后她详细解释,“我是上学期末才开始跟这个班的,以前他们的班主任姓韩,后来忽然离职了。至于被开除的那名学生,我没见过他,具体的情况,我还得再问问其他人才能答复你们。”
她稍稍停顿后,抬眸又问贺临:“贺队长,这个案子,真的牵扯到霸凌吗?”
就在早上时,周老师还信誓旦旦地说学校里绝无可能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可是这些警察的问询却让她有了不好的预感。
周老师的目光中带着一些期待,她希望眼前的警察否认,那样可以减轻她心中的失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