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第17页)
nbsp;nbsp;nbsp;nbsp;回家之后,她并没有立刻把自己的诗送到晋王府,而是好生收在书箱里,第二天带到了尚书房。
nbsp;nbsp;nbsp;nbsp;她不送诗过去,佩瑶自然要问是怎么回事。
nbsp;nbsp;nbsp;nbsp;林黛玉笑道:“我昨天去了外祖母家,她家里来了好些亲戚,里面的几位年轻姑娘,个个都是才女。
nbsp;nbsp;nbsp;nbsp;姐妹们凑在一起玩耍,起了兴致要办诗社,却又没个好的题目。我索性就提议做荷花诗。大家做完之后,我选了几首极好的,你们也看看。”
nbsp;nbsp;nbsp;nbsp;说着就把迎春三人的诗拿了出来,自己的也拿出来放在一边。
nbsp;nbsp;nbsp;nbsp;以佩瑶为首的贵女们,把迎春三人的诗传看了一遍,都点头说写得不错。可是等真正评价的时候,却又分成了两派。
nbsp;nbsp;nbsp;nbsp;一派觉得该是迎春为首,一派觉得应推宝钗为魁。双方各执一词,说得还都挺有道理。
nbsp;nbsp;nbsp;nbsp;至于原因,自然是评判标准不一样了。
nbsp;nbsp;nbsp;nbsp;看好迎春的,都是以科举取试为标准的;支持宝钗的,纯粹以文学功底为标准了。
nbsp;nbsp;nbsp;nbsp;佩瑶问道:“这两位贾姑娘我知道,都是你母族的表姐。这位薛姑娘倒是第一次听说,也是你的表姐妹?”
nbsp;nbsp;nbsp;nbsp;林黛玉道:“也算是吧。她是我二舅母亲妹妹的女儿,若按照辈分算,我该喊她一声表姐。”
nbsp;nbsp;nbsp;nbsp;“一表三千里。”徒明珠犀利点评。
nbsp;nbsp;nbsp;nbsp;黛玉忍着笑点头:“这么说倒也没错,的确是远房亲戚了。”
nbsp;nbsp;nbsp;nbsp;时下虽有句俗语:娘亲舅大。
nbsp;nbsp;nbsp;nbsp;可舅舅是亲人,舅母却时常被看成外人。薛宝钗是她舅母那边的亲戚,简直是远房里的远房。
nbsp;nbsp;nbsp;nbsp;佩瑶道:“这位薛姑娘的文采是不错,从诗文里也能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现状很是不甘心。玉儿,你拿她的诗文过来,是有引荐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她可不相信,平白无故的,林黛玉会拿一个不相干之人的诗文来尚书房。
nbsp;nbsp;nbsp;nbsp;“果然瞒不过郡主。”林黛玉笑道,“昨个之所以去外祖母家,有大半的原因都在这位薛姑娘身上。是她撺掇了二舅母,让二舅母请我的外祖母出面给我下了帖子。”
nbsp;nbsp;nbsp;nbsp;在场的都不是一般人,自然不反感会是心机手段的人。他们只关心一点,那就是林黛玉对这个人的感官。
nbsp;nbsp;nbsp;nbsp;林黛玉也不卖关子,直言道:“这是个聪明人,很懂得审时度势。一开始她和我说话
nbsp;nbsp;nbsp;nbsp;还带着隐晦的试探,但很快就意识到我不喜欢拐弯抹角。她只纠结了很短的时间,就决定有话直说了。”
nbsp;nbsp;nbsp;nbsp;昨天在荣国府做诗会,大家也不是只作诗了,赏景逛花园子也在项目之内。
nbsp;nbsp;nbsp;nbsp;薛宝钗就趁着这个机会,和林黛玉单独相处了一会儿。
nbsp;nbsp;nbsp;nbsp;她先是向林黛玉坦白自己撺掇王夫人的事,然后就直接说了缘由:她想入朝做官,哪怕从底层小官做起。
nbsp;nbsp;nbsp;nbsp;但他们薛家没有门路,王家那边的态度十分冷淡,显然也不愿意帮。
nbsp;nbsp;nbsp;nbsp;至于荣国府,若她是个男人,稍微考个举人功名,借荣国府的人脉安排一个官职并不难。
nbsp;nbsp;nbsp;nbsp;奈何上天把她生成了女子,自有科举以来,就没有哪朝哪代允许女子参加的。她身上没有功名,又是女儿身,莫说荣国府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就算有,也不会花在她的身上。
nbsp;nbsp;nbsp;nbsp;所以,她就把主意打在了林黛玉身上。
nbsp;nbsp;nbsp;nbsp;林黛玉,是薛宝钗唯一能够得着,又有能力让她实现目标的人。
nbsp;nbsp;nbsp;nbsp;当时,林黛玉也明确向她表示了:女子入朝本就不易,而你哥哥薛蟠不但打死人命,还出逃在外。有这么大一个把柄在,你就算侥幸得偿所愿,也会很快被人以此为借口踩下去的。
nbsp;nbsp;nbsp;nbsp;听她说到这里,众人都恍然。
nbsp;nbsp;nbsp;nbsp;于素撇了撇嘴,带着几分玩味说:“她家里既然有这等事,还好意思求到玉儿头上,是真不懂呢,还是把玉儿当冤大头呢?”
nbsp;nbsp;nbsp;nbsp;佩瑶的四个伴读里,性情最宽厚的是胡艺,嘴巴嘴不饶人的,就是于素和林黛玉。
nbsp;nbsp;nbsp;nbsp;听见于素的话,众人都有些无奈。最年长的徒明珠轻轻拍了她一下,嗔道:“往后真见了这位薛姑娘,你可少开口吧。”
nbsp;nbsp;nbsp;nbsp;“我为何要少开口?”于素冷笑道,“你当我是傻子,这话当着她的面也说?”
nbsp;nbsp;nbsp;nbsp;她那理直气壮的样子,引得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nbsp;nbsp;nbsp;nbsp;笑过之后,林黛玉道:“她虽有些心机,为人却还算坦诚。反正话我已经跟她说明白了,能不能舍了她那个草包哥哥,就看她自己怎么选了。”
nbsp;nbsp;nbsp;nbsp;如果选择保薛蟠这个哥哥,那他们一家就赶紧离开京城回金陵去,她入朝的事再也休提;如果她选择为了家族和前程大义灭亲,虽然会让人觉得过于冷酷,日后于仕途上未必无意。
nbsp;nbsp;nbsp;nbsp;敢于大义灭亲的人,最适合做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