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0120(第1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nbsp;nbsp;nbsp;nbsp;原本按照世俗的规矩,给小姑娘的见面礼都是布料、玉佩、首饰等物,给男孩子的才是金银锞子、文房四宝。

nbsp;nbsp;nbsp;nbsp;但在场的都是女儿给郡主做伴读的,且家里隐约能猜出几分圣人的态度。因而,准备的表里统一都是金锞子一对,文房四宝一套。

nbsp;nbsp;nbsp;nbsp;唯有瑶光身份最高,额外还给了一套武英殿出的新书。

nbsp;nbsp;nbsp;nbsp;这套书虽然也是四书五经,但却是教导公主与郡主们的几位侍读学士,按照圣人的意思重新整编注解的。

nbsp;nbsp;nbsp;nbsp;书里的某些内容乍一看和从前的差不多,细品就能品出滋味儿来了。景阳还专门给瑶光讲解过,告诉她这套书不着痕迹地减轻了对女子的轻视和束缚,算是一种试探。

nbsp;nbsp;nbsp;nbsp;如果文武百官反对的声浪不大,圣人必然还会有进一步的动作。

nbsp;nbsp;nbsp;nbsp;不过景阳也说了,就算反对的声音极多,以圣人的为人,也不会妥协的,只会另辟蹊径。

nbsp;nbsp;nbsp;nbsp;年方四岁的林黛玉自然不懂这些,但她自幼便喜欢读书,知晓这是武英殿出的新书,顿时欢喜不已。

nbsp;nbsp;nbsp;nbsp;贾敏宠爱地摸了摸她的头,低声让她把书先给婢女收着,回家之后再看。

nbsp;nbsp;nbsp;nbsp;林黛玉年纪虽小,却灵气十足,很能听得懂人话,当即就乖乖点了点头,把书给了自己的婢女雪雁。

nbsp;nbsp;nbsp;nbsp;瑶光还特意多看了一眼,虽然这个婢女也叫“雪雁”,年纪却比林黛玉大七八岁,必然不是正文里跟着一起去贾府的那个。

nbsp;nbsp;nbsp;nbsp;看来,贾母爱让身边的丫鬟继承同一个名字的习惯,贾敏也学会了,并且还教给了女儿。

nbsp;nbsp;nbsp;nbsp;在偏厅玩耍的小姑娘们已经得了消息,佩瑜、佩瑶并王熙凤一起来这边,和大人们见礼之后,便邀请林黛玉一起玩耍。

nbsp;nbsp;nbsp;nbsp;林黛玉看向贾敏,见母亲含笑点头,便跑到了看着就年纪最小的佩瑶身边,俯身道:“臣女见过怀嘉郡主。”

nbsp;nbsp;nbsp;nbsp;皇家的孩子早熟,就连家庭氛围十分和谐的佩瑶也不例外。

nbsp;nbsp;nbsp;nbsp;原本她还想着,林黛玉毕竟是皇伯父亲指的伴读,虽然是南边来的蛮子,必然比不上京城贵女,她也不会表现出来的。

nbsp;nbsp;nbsp;nbsp;可今日一见,无论是品貌还是行止,都不比京城的闺秀差。由于心理预期不高,得到的反馈却半点不低,她心中很是惊喜,对黛玉的好感度一下子就拔高了。

nbsp;nbsp;nbsp;nbsp;“你就是林妹妹吧?”佩瑶主动拉住她的手把人扶了起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我听皇后娘娘说,你是个神童。原本还不相信,如今见了我就信了。”

nbsp;nbsp;nbsp;nbsp;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看起就是个风华内敛的。”

nbsp;nbsp;nbsp;nbsp;小小年纪偏学大人说话,几位夫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nbsp;nbsp;nbsp;nbsp;佩瑶年纪虽小,却也知道是在笑她,登时就撇了撇嘴,在黛玉耳边道:“咱们别理他们。他们这些大人,总觉得咱们小就什么都不懂。”

nbsp;nbsp;nbsp;nbsp;对此,自幼聪慧却经常被当成不懂事的小孩逗弄的林黛玉,深以为然。

nbsp;nbsp;nbsp;nbsp;因着这点同命相连,两个小姑娘之间的距离很快就拉近了。

nbsp;nbsp;nbsp;nbsp;佩瑶对瑶光道:“娘,我要带着林妹妹去我屋里玩耍。”

nbsp;nbsp;nbsp;nbsp;瑶光含笑道:“去吧。”

nbsp;nbsp;nbsp;nbsp;得了首肯,佩瑶欢喜起来,拉着林黛玉走到佩瑜身边,仰头问道:“姐姐,你们要去吗?”

nbsp;nbsp;nbsp;nbsp;佩瑜道:“我们要去花园里投壶,不如你们也跟着我们去吧。”

nbsp;nbsp;nbsp;nbsp;佩瑶看向林黛玉:“林妹妹,你想不想去?”

nbsp;nbsp;nbsp;nbsp;黛玉天生喜静不喜动,对比王熙凤深知。还不等她开口,王熙凤便道:“去吧表妹,这会儿外面日头好,又不晒得慌。就算你不跟着玩,在一旁看着晒晒太阳也好。”

nbsp;nbsp;nbsp;nbsp;如此盛情难却,林黛玉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那就去吧。”

nbsp;nbsp;nbsp;nbsp;第117章黛玉和佩瑶晋王府主子少……

nbsp;nbsp;nbsp;nbsp;晋王府主子少,伺候的下人在规制内尽量不多,用不了许多院落。

nbsp;nbsp;nbsp;nbsp;自从佩瑶出生之后,夫妻二人更是决定以后都不生了。也就是说,日后王府的主子很多年都不会再增

nbsp;nbsp;nbsp;nbsp;加了。

nbsp;nbsp;nbsp;nbsp;那些空着的院落,瑶光都做主拆掉了。空出来的地方,先是给两个女儿各盖了一处带着书房的大院子,又把花园扩了三倍有余,这还是不包括水渠池塘的面积。

nbsp;nbsp;nbsp;nbsp;晋王府的池塘,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养殖珍珠的密地,除了固定的几个人,轻易不许人进入。

nbsp;nbsp;nbsp;nbsp;随着珍珠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王府这点地方肯定是不够的。瑶光就在京郊处看好了一块砂石盐碱地,低价买入,动工挖池引水,再派重兵守卫,把珍珠养殖挪到了那里。

nbsp;nbsp;nbsp;nbsp;自那以后,燕姑姑的主要战场就转移到了那庄子上,除了每月初二、十六回来两次,陪瑶光说话顺便汇报工作,其余时间不是在庄子上,就是在铺子里。

nbsp;nbsp;nbsp;nbsp;去年更是由瑶光做主,从孤慈院里给她领养了一个女孩子,动用王府的人脉,在官府备了档,记作她的亲生女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