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11页)
nbsp;nbsp;nbsp;nbsp;一旁的太子妃心惊肉跳,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垂在身侧的手不住地摩挲,却并不敢催问皇后。
nbsp;nbsp;nbsp;nbsp;等到皇后哭够了,夫妻二人亲自伺候着她盥洗了,太子妃才问:“母后何事如此伤怀?”
nbsp;nbsp;nbsp;nbsp;皇后摆了摆手,示意伺候的人都出去,才把从裕嫔身边人口中审问出来的事说了。
nbsp;nbsp;nbsp;nbsp;却原来,当年裕嫔嘲讽太子接连得女,皇后心里气不过,便暗中给七皇子绝了育。
nbsp;nbsp;nbsp;nbsp;此事到底是被裕嫔知晓了,她大洒银钱,竟然买通了一个给太子试膳的太监,也给太子吃了绝育的药物。
nbsp;nbsp;nbsp;nbsp;想到东宫这些年再没好消息传出,太子妃一口气上不来,直接晕了过去。
nbsp;nbsp;nbsp;nbsp;他们夫妻膝下,算上庶出的,也只有四个女儿。日后这万里江山,该交付给何人呢?
nbsp;nbsp;nbsp;nbsp;太子双手抖得厉害,面上却还端得住,亲自把太子妃扶到榻上,低着头在原地站了许久。
nbsp;nbsp;nbsp;nbsp;好半天,他才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对皇后说:“母后,听说八弟妹又怀了一胎,说不定就是个男娃。”
nbsp;nbsp;nbsp;nbsp;且不说景阳是皇后的养子,只说所有兄弟里,唯有景阳和他血脉最近。若是日后要过继,自然先考虑景阳的儿子。
nbsp;nbsp;nbsp;nbsp;皇后道:“你还年轻呢,还是先让太医给你调理身子吧,说不定还有机会。”
nbsp;nbsp;nbsp;nbsp;太子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说:“劳烦母后召看太子妃,儿臣还需到乾清宫去主持大局。”
nbsp;nbsp;nbsp;nbsp;其实就是批折子和接见大臣,做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nbsp;nbsp;nbsp;nbsp;只等再过两三天,圣人顺利驾崩了,他也就能名正言顺了。
nbsp;nbsp;nbsp;nbsp;“好,你去吧,太子妃这里有我。”皇后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nbsp;nbsp;nbsp;nbsp;“如此,儿臣告退。”
nbsp;nbsp;nbsp;nbsp;第106章生了一对姐妹花五日之后……
nbsp;nbsp;nbsp;nbsp;五日之后,在围场堕马受伤的圣人不治身亡,群臣保着太子灵前即位,为嗣皇帝。
nbsp;nbsp;nbsp;nbsp;嗣皇帝仁孝,为大行皇帝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又当众宣布为大行皇帝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食荤腥、不进后宫。
nbsp;nbsp;nbsp;nbsp;天下人纷纷感叹新帝的圣德,这其中肯定不包括明月楼里的道士和清辉楼里的和尚。
nbsp;nbsp;nbsp;nbsp;这些人涉嫌以丹药谋害大行皇帝,直接被皇太后下令处死了。
nbsp;nbsp;nbsp;nbsp;先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尊生母为皇太后,命人修慈宁宫,作为皇太后颐养天年的居所。皇太后的父亲加封一等承恩公。
nbsp;nbsp;nbsp;nbsp;第二件事自然是册封后宫,太子妃文秧为皇后,其父加恩为三等承恩公。
nbsp;nbsp;nbsp;nbsp;两个有产育的庶妃封了妃位,无产育的两个为嫔,其余侍妾皆为贵人。居嫔位以上的,父母亲人都被接到了京城,赏了虚职下去。
nbsp;nbsp;nbsp;nbsp;大行皇帝的嫔妃除裕嫔之外,各升一级,都尊为太妃。其中皇考昭嫔得了太后恩典,连升两级,为贵太妃,位次还在甄贵太妃之前,实为皇太后之下第一人。
nbsp;nbsp;nbsp;nbsp;册封完了后宫,加恩完了外戚,就轮到了新帝的兄弟。
nbsp;nbsp;nbsp;nbsp;封晋郡王为亲王,六皇子、九皇子、十皇子都为郡王。自十一皇子往下,年纪都还小,便是要加恩也得等他们成婚之后。
nbsp;nbsp;nbsp;nbsp;已成婚的皇子礼,唯有吴王被遗漏了。就想先帝所有的妃嫔,唯有裕太嫔一级未升。
nbsp;nbsp;nbsp;nbsp;裕太嫔大闹乾清宫的事,朝中王公都有耳闻,知晓这对母子是恶了新帝和太后。于是众人都当做不知道,一致忽略了吴王母子。
nbsp;nbsp;nbsp;nbsp;原本吴王还有些愤怒,进宫见了裕嫔一次,明白自己母亲做了什么之后,所有的愤怒都化作了恐惧。
nbsp;nbsp;nbsp;nbsp;他满心颤抖地跪在了乾清宫前,求圣人网开一面,饶恕他的母亲。
nbsp;nbsp;nbsp;nbsp;新帝登基,朝廷正是忙碌的时候,乾清宫人来人往,却仿佛没有一个人看见跪着的吴王,更别说在圣人面前替他说话了。
nbsp;nbsp;nbsp;nbsp;直到圣人把一天的政务都处理完了,问了伺候的何椽,知道他还老实跪在那里,才一边喝茶,一边命人把他传进来。
nbsp;nbsp;nbsp;nbsp;“臣弟参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吴王一进门,就乖乖跪地行礼,比从前的任何一次都顺服。
nbsp;nbsp;nbsp;nbsp;圣人含笑道:“七弟免礼吧。自家兄弟,不必计较那些繁文缛节。”
nbsp;nbsp;nbsp;nbsp;“多谢圣人。”吴王拜谢过后才敢起身,还正色道,“臣弟知晓圣人友爱兄弟,但礼不可废。”
nbsp;nbsp;nbsp;nbsp;因先帝对圣人的宠爱根深蒂固,就算最后那两年频频提拔吴王,也没来得及让吴王飘起来。
nbsp;nbsp;nbsp;nbsp;若今日继位的不是圣人,而是其他任何一个兄弟,吴王都不会心服。可圣人作
nbsp;nbsp;nbsp;nbsp;为太子名正言顺地上位,却让他提不起半点对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