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0230(第2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有劳二位,我们来瞧瞧祖父。”谢宁道。

走入里间,邹氏和谢明珠都在老人的病床前守着,另外是几个丫鬟婆子在忙碌。

“大少爷、林公子安。”下人们屈膝见礼。

单手支颐小憩的邹氏和谢明珠听到这话马上起身看过来,两人都是满脸倦意,想来是熬了许久没有好好休息过。

“清珩见过嫂子、三妹。”林泽向前见礼。

“泽哥儿泽哥安。”邹氏和谢明珠回礼。

林泽迫不及待走到床沿看老师,只见他双眼紧闭、面如枯槁,一点血色都没有。

林泽跪床边的脚踏上看了许久,而后抓着一旁的被子把脸埋在里面,肩膀抖动、悲痛万分。

谢宁三人站一旁被林泽的模样又牵动起情绪,他们作为亲属比任何人都难受,但又能怎么办?

谢宁已经经历过亲生母亲在自己眼前病逝,这一次又是祖父。失亲之痛他在二十一岁的年纪已经承受过两回。

邹氏一直用帕子抹眼泪,脚下一时不稳,身子晃了晃。

谢宁见状赶忙伸手圈住她的肩头,喊来两个婆子,“送夫人回房歇息,再请郎中瞧瞧身子有无大碍。”

邹氏靠在丈夫怀里轻抚尚且平坦的腹部,朝他点点头,“那妾身先回去,明珠也守了大半夜同我一起吧。”

谢明珠想了想点头道,“好,那我陪嫂子先回屋。”

谢宁等两个女眷离开,俯身将林泽架起来,“泽哥儿,我有话和你说。”

林泽两眼通红,借力起身。伤心过后,林泽脑子特别冷静,“宁哥我们出去说。”

两人从暖阁出去,沿着石子路往前院凉亭走去。

林泽被外头的冷风吹了一会,情绪跟着慢慢平静下来。既然生死不是人力所能改变,那能做的事要想办法努力一下,比如走进皇城那座权力中心,实现谢师的政治抱负。

谢师一直是个颇为洒脱的人,在朝堂中有自己明确的政治主张。林泽记得自己跟他在怡然轩诗会上第一次偶遇时,谢师听到自己说‘公忠体国,实心用事’,此后在林泽面前又提了好几次。

显然这样一个有抱负的人在朝堂斗争中因为种种原因,落败后退出政治舞台是心有不甘的。谢太傅将这些期盼转移到林泽和谢宁身上,指望二人能秉承他的意志,为国为民做一些真正的实事。

“陛下有意选一名钦差大臣前往江南道征缴赋税粮草,以供西北大战。”谢宁停下脚步,看着远处灰霭的山峦,声音有些压抑。

林泽敛起心神脑子迅速分析,此前传出皇帝要亲自去征缴,现在定好是派选钦差大臣去,那至少得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镇得住场面,意味着是六部尚书这个级别。

而西北大战这四个字林泽听得更是心潮澎湃,终于他们老家柳头县要回归故国了。

“钦差大臣有人选了吗?”林泽问道。

林泽想起会试前就听到消息,说皇帝要亲下江南道征缴赋税,现在事情竟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动。

西北大战何其重要,收复失土、击退蛮敌保卫边境。东南道征缴的钱粮就是为了支持这场大战,其他地区经历战乱灾荒是收不上赋税了,只能从江南三府的士绅百姓手里弄来这些。

可这事困难重重,到底什么样的人能胜任这个差事?林泽搜刮了一圈京都里那些大臣也没有比较清晰的头绪。

“我爹半月前升至吏部尚书,原吏部尚书兼顺天府尹纪昀升至内阁首辅兼太子少师。”谢宁道。

第229章第229章决定北上

林泽一惊,这才多久朝堂局势竟然有了如此大的变动,“那蒙端书大人呢?”

蒙端书是原来的内阁首辅,也就是林泽之前在云山雅集上结识的那位蒙翊的父亲。

当初谢太傅被迫告老还乡后,是这位蒙首辅力保谢伯父坐稳吏部侍郎一职。

谢伯父竟然在这个时候升迁至尚书,林泽心里已经隐隐有个猜测。

“告老还乡。”谢宁道。

“等等,难不成陛下有意让伯父担任钦差大臣?”林泽将这几个关键的信息连在一起,倏地说出这个结论。

谢宁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这事听着风光无限实则危险重重,一点也不好办,“正是,如今内阁估计还在定其余人选。”

林泽眉心微皱,“去江南道征缴赋税粮草可是要得罪朝中大半官员,但若是办好自然也是前程无限,恩师的情况陛下那边不知道吗?”

谢师如今这情况也撑不了多久。到时候谢伯父这位钦差大臣估计京都城门没出就得先赶回来守丧,那还怎么征缴赋税粮草?

谢宁道,“自然明白,可征缴赋税粮草是大事,到时候只能夺情处置。而且本次太子殿下带兵十万亲征西北,江南这边的粮草极为重要,关系着前方战事的成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