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送乌行20(第4页)
有战事,是周行范对白道关的骚扰与攻击,但委实不够激烈,因为周行范部数量只有万余众,而且明显疲敝,更不要说攻击相当于要塞的白道关了。
至于李定,这厮浩浩荡荡抵达毒漠北侧之后,停在了稍微偏榆关这一侧,然后就开始按兵不动。
不可能是被白皇帝抵达吓得,也不大可能是被尚带来的三万陇上新兵吓的,因为李定此时掌握的兵马依旧远在守军之上,而且从榆关到白道关,不过两百里,往哪儿打,三日都足够了。
但他就是从三日前抵达毒后完全不动了。
回到眼下,皇帝过来,窦尚跟鱼皆罗汇报完毕之后也各自说了一些事情。。。。。。窦尚跟王怀通大约看法相似都是劝白横秋赶紧回去,否则长安人心动荡,白皇帝可不只是一个大宗师那么简单,他还是皇帝,这点无人能替代;鱼皆
罗则告知了白横秋自己的猜测,他认为李定不可能分兵,也不可能真的不进攻,现在结合了白皇帝带来的情报,那他一定是在假装停在那里,暗地里往白道方向转运兵马,然后等待黜龙军另一只主力抵达,以绝对兵力优势攻下白
道关。
所以,鱼皆罗希望白皇帝继续送援军过来。
白横秋自然晓得两人说的都金玉良言,只能各自答应,立即折回长安,同时努力再送些援军来。。。。。。他都想好了,干脆放弃河东,让韩长眉跟王怀通、王臣廓一起北上。
所谓千难万难总是有办法的,但是要快。
决心既下,白皇帝只能稍作抚慰,重申了一遍守住三个月就一定反攻的道理,然后稍微饮食,便即刻折回去了。
皇帝来去匆匆,却不免让此地尚在静坐战的前线指挥官们议论纷纷。
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战事。
人既走,鱼皆罗召集会议,商议军务??他之前就有猜测,此时得到白皇帝的情报,更是有了这个判断,那就是李定定是在耍诈,主攻目标就是能联结晋北的白道关。
对方停在那里,本质上是在等援军,并迷惑防御部队,让他们以为是要攻击榆关。
所以鱼皆罗提出,希望立即调整部属,将主力部队向东转移,以备不测。
在场诸将,包括窦濡、陈凌、常负,全都表示认可。
二月初三,夜间,白横秋折回路上再度经过雕阴,然后忽然想起一件事情,继而独自一人于夜空中沮丧起来??之前从这里路过时,明明看到了一支一两千人的不明兵马的!
问题不在于这支兵马是黜龙军或者逃窜的晋地兵马,而是他竟然忘了跟鱼皆罗说。
什么叫破绽?这就是典型的左支右绌下的破绽。
更可怕的是,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了,他也不可能真的留在这山沟沟里到处去找那支部队做验证,不晓得对方去了哪里,也不能再耽误时间在路上。。。。。。万一中真降了怎么办?
终究是人力难周!
这个事情的打击,竟然比之前到了榆林发现李定竟然真的按兵不动还要大。
长叹了一口气之后,白皇帝只能强打精神,赶紧折向长安。
二月初四日夜,白皇帝来到蒲津,他迟疑了一下,决定趁着夜色再走一遭河东。。。。。。王怀通就算了,他相信对方的操守,主要是韩长眉,既然要用人家北上支援,总要安抚一二,做个许诺什么的。
一念至此,其人临时转向东面,很快抵达安邑,如他所料,对方还在这里,并没有亲身进到闻喜。
韩长眉被临时唤起,见到皇帝,竟然大惊失色,只能再度躬身下拜,五体投地。
白横秋见此,不由微微皱眉:“韩卿何必如此拘束?你我之间有什么不能直言相告的?”
韩长眉委实被惊吓到了,闻得此言,竟然迟疑起来。
这下子,白横秋终于奇怪,于是眯起眼睛来问:“你真没有什么要告诉朕的?”
“陛下。”韩长眉小心翼翼。“臣惭愧。。。。。可是陛下来的这般快,臣就算是再坦诚也要被疑的吧?”
“你到底在说什么?”白横秋有些生气了,也实疲惫不堪。
“陛下,臣委实是今日晚间才收到张行的亲笔劝降信,使者是越过弘农渡河过来的,跟长安城和蓝田大营那些早三四日便收到信的人不一样!”韩长眉是真委屈起来了。
白横秋懵了一下,若非一股真气自丹田直冲七窍,竟差点没有眼前一黑!
PS:这个月真的到此为止了,活动流程挺密集的,下个月也要结束回来后才能重新开始码字,希望8月2号大家能在岳王庙现场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