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生不如死(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正因为有外商的关注与合作,才有了红星厂打开对外贸易大门,邀请国际贸易商来京城商业旅行的时候,进行了二次谈判。

也正是从那次谈判开始,红星厂奠定了以吉利星船舶、圣塔雅集团和三禾株式会社的对外贸易三驾马车的经济建设格局。

红星厂借助对外贸易开展经济建设工作,迅速积累了原始资本,开始了集团化和组织架构变革的新篇章。

这种出风头的事哪里能瞒得住,李怀德也从未想过要低调,所以红星厂成为了上面重点关注的变革新势力,也为羊城出口商品展销会所忌惮,再没有给红星厂发过邀请函。

当然了,就算羊交会给红星厂发邀请函,红星厂也不会去的,是不敢去了。

把人家锅碗瓢盆都砸了一个遍,哪里还有脸面去人家的地盘上采果子吃。

景玉脸小,李学武呢,又是个谦谦君子,都是要脸的人,所以就没下文了。

可倒好,红星厂的经济管理工作到了高雅琴的手里,她原本是外经贸的,对这些事门清啊,更懂得其中操作的细节。

她是没想要学着景玉农和李学武砸人家的锅碗瓢盆,她是要给人家的桌子掀了。

沙器之同李学武汇报的思路其实还是李学武想出来的,是去年留下的尾巴。

是什么呢?

是去年在港城成立的安德鲁买家俱乐部,她是想以这个渠道作为桥梁,吸引更多的羊交会国际贸易商加入进来。

也就是说,她想在港城就把这些客户截留下来,与他们达成合作,形成固定客户。

这招有多损谁知道?

你当高雅琴看得上那些小国际贸易商?

怎么可能呢,她瞄准的都是大型采购商,是要组建最专业的买家俱乐部。

你想吧,国际事业部服务进出口贸易活动,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可掌握着诸多关联企业的计划外产品经销权呢。

现在的贸易管理中心可不是以前那十几家联合单位小打小闹,光是在津门长期驻扎的企业就超过了一百多家,各行各业都有。

都说自己提供的产品是计划外生产的产品,可他们不说这些产品是怎么出现的。

计划生产100件,他们是怎么做到生产200件,超出生产计划一倍的?

这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红星厂从厂级企业进步成了集团型企业能不让这些人眼热?

红星厂是怎么进步成为集团型企业的,这条路大家早就研究透彻了,无非是积极发展三产工业,将计划工业做到极致。

你说红星厂不务正业,只知道发展三产工业,创造财政以外的自有资金,可谁能否认红星厂现在具有华北地区最好的轧钢工业企业,谁又能对华北地区最好的特种钢材和有色金属以及合金冶炼厂视而不见呢。

在计划生产体系内实现了弯路超车,在经济建设工作上又实现了腾飞和跨越。

现在大家都要学红星厂,要让兜里鼓起来,有钱才能发展计划工业,有钱才能将工厂建设的更先进,更具有竞争性。

所以这些企业纷纷与红星厂所属的贸易管理中心关联,达成计划外产品的经销转化。

有人问了,他们既然有了自己的产品,那自己做经销岂不是更好?

是啊,很好,可没有将这一块业务交给贸易管理中心运营的好。

红星钢铁集团位于津门的贸易管理中心经过扩建和扩容以后,俨然成为了华北地区最大的贸易运营管理中心。

每天从这里交易的贸易单据达到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

工厂自产产品独立经销运营又能走多远,费时费力不说,还有资金管理风险。

但在贸易管理中心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上一秒提交的可贸易单据,下一秒可能就完成了经销工作,只要按时交付货物,钱就划转到了该厂在联合储蓄银行的账户上。

快捷,方便,安全,谁还会费心费力地去建设自己的经销渠道。

在贸易管理中心,有上百家来自全国的关联生产单位,也有很多家颇具实力的二级经销单位,这些单位会将小单子快速转化。

这就实现了卖方不用等,买方不用愁的贸易经销格局,甚至双方都不用坐下来谈判,更不用相互协调,贸易管理中心会以最新的价格作为衡量,快速完成贸易工作。

更贴心的是,红星钢铁集团为配合销售总公司的贸易工作,还组建了联合物流发展公司,未来对外贸易也好,对内关联交易也罢,都不需要自筹运输渠道,会有专业的运输企业来完成相应的货物运输对接。

一体化,一条龙服务,多少国内企业的计划外产品就是通过这些经销公司和贸易管理中心的运作下登上货船,远销海外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