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0245(第1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反正,不就是挖个大坑嘛……要不,我出钱,行了吧!”王雪娇非常豪横。

冯老见她如此不依不饶,耐心解释:“这项工程不是小动静,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我需要有足够的依据拿出来,说服外交那边增加项目,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萨拉热窝这么惨,还不能当依据吗?眼看着塞族、克族、穆族谁都不服谁,您不会觉得巴尔干半岛的事真能体面的完结吧!”王雪娇说话的语气已经很不客气了,一点都不像对顶头上司的态度。

冯老对王雪娇的本性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也不计较她的语气,只是告诉她:“除非你有证据证明,战争会扩大,或者证明贝尔格莱德会遭到袭击,否则,我确实无法说服他们。”

开工就要钱,大使馆翻新的钱只能是国家出,如果没有十足的理由,这笔钱批不下来。

至于王雪娇说她可以出钱,动机是好的,然而,那更是不可能。

她的众多身份:大毒枭、金三角割据势力猛虎帮帮主、海地前总统、大地母神地上代行者……随便哪一个拿出来当出钱者的身份,一旦被曝光出来,都很尴尬。

见冯老问她要证据,王雪娇很惆怅,她哪来的证据。

波黑战争在1995年12月就结束了,导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科索沃危机要等到1999年3月……

中间是所谓的“和平时期”,其实也就是大家装填弹药的时候,可是她拿不到证据。

从科索沃战争开打,到大使馆被炸,也就过了两个月。

两个月!

够干什么的!

普通人家做个粗装修都不够,别说做一个能防导弹的地道了。

王雪娇实在没办法,只能一哭二闹三上吊:“这还需要证据吗!巴尔干火药桶在一战之前就已经蓄势待发了,根本就没有停过啊,要不是有TITO,这边早就炸开花了……我就一句话,要是贝尔格莱德像东京一样,被李梅一把火烧了,或是像广岛长崎一样被核武器扫了,或者像萨拉热窝那样一直被围着……咱们的同志要怎么办?

我寻思着,我提的建议也不算过份啊,不就是加深地下掩体、多准备一些生存资源,不要让同志们落在绝境里吗?

打仗这种事情,哪有那么多说理的时候,有备无患……要不,我在隔壁买套房子,偷偷把地下挖通,让同志们到时候过来躲躲?”

王雪娇的语气非常坚决,冯老也没多想,只是觉得她可能是听说了太多萨拉热窝的围城惨状,所以有点焦虑。

不过,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冯老甚至也有点相信,王雪娇对于危险是不是有天然的感应。

在战争年代,很多领导人就有这种感知危险的能力,比如某位领导,带着部队在山上休息,睡到半夜,他忽然醒了,怎么都觉得这里不对劲,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招呼大家起身离开。

队伍离开后十几分钟,荷枪实弹的敌人大部队就刚巧路过。

唯一的问题是,王雪娇不是领导,领导没有任何证据,就可以下达命令,王雪娇不能下命令,只能为决策提供依据,是不是真的要执行,那不是她能决定的事情。

冯老无奈地笑道:“你要我告诉外交部的人,我手下有一个能通灵的神人,她掐指一算,今日宜动土加深地下室?”

王雪娇契而不舍:“您也是上过战场的,应该知道很多所谓的第六感,其实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就是一些特别特别小的细节,综合在一起,眼睛看到了,心里并没有刻意去记它,但是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把它们算在里面了。”

“哎尤~~~您老在体制内干了这么多年,说服领导这点小事,还做不到吗?我相信您,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突破极限!永攀高峰!”

这些话,平时都是冯老说给别人听的。

王雪娇同志多少有点倒反天罡了。

冯老:“……咳,王雪娇同志,你现在不是在猛虎帮做动员大会,不要说那些虚的。”

“哦……好的~我们冯老最脚踩实地啦,肯定可以说服领导的,对吧~”隔着电话线,冯老都好像看到了王雪娇那张像太阳一样的大笑脸。

“行行行,我尽量!”冯老被她实在缠得受不了了,要是再不答应,只怕王雪娇还得跟他念叨个没完。

王雪娇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用在工作上,用来对付敌人,他十分欣赏。

用在他身上,他真扛不住。

冯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平生头一回感受到什么叫“烈女怕缠郎”。

王雪娇挂了电话,忧郁地想:“男人的嘴,未必靠得住,还是得我自己想想办法……”

日本大使馆距离中国大使馆最多两百米,当年都没炸着他们,可见B2轰炸机发射出来的导弹,是真的“精确制导”。

大使馆的另外一边是一栋待售的小楼,在许多年以后,它依旧活着,变成了居民楼,可见这楼的命大。

王雪娇果断把它买了下来,她一边等着冯老的回音,一边准备开始进行地下室改建工程。

她相信,在有能力做准备余量的时候,就不要让自己变得那么被动,要把一切最坏的可能都想好,做在前面。

为了能把地下室改建好,王雪娇企图找一批极有经验的工人。

贝尔格莱德的中国人真多,不过几乎都是温州人和青田人,他们的主营业务是华人在海外的三套路:餐馆、超市,还有旅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