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页)
但彭老师现在随着年龄增长,也不想像年轻时候那样什么都让着了。她自个电话还没打够呢,她就只是把话筒移了移,让贺总政委也能够听到传声。
彭老师笑道:“那就好,对了,小苏她喜欢吃什么,喜欢睡厚软的还是硬点的床被,我提前准备准备。正好保姆姜阿姨也会做湖北的热干面,听说小苏来,也早早就说要给她囤点好菜。还有,我怎么从总军区的生活画报上,看到小苏的名字了?是苏麦麦没错吧,采访的是你们十一旅旅长的爱人陶向红。”
彭老师一问起话来就没个完了,看得出她心潮的殷切和澎湃。
贺衍就笑着说:“是她没错,她帮助陆记者修好相机,随手照了两张,就给用上了,还拿到三十元稿费。现在小麦是总军区驻伊坤分报社的临时记者了。她爱吃什么不吃什么,你得亲自问她,人就在旁边,妈你和她聊。”
言毕把话筒交给苏麦麦。
原来说的杂志是军区生活画报啊,苏麦麦白担心一场,还以为八零年代的作者发表文章,也要同时公开个人信息呢。
她接过话筒,原书她只看过一点内容,而且多是从原男主贺辞琅的角度来写。只知道彭老师和总政委夫妇俩作风严肃、规矩,且有涵养,是那种典型的军旅老干部家庭。
苏麦麦还挺紧张的,叫了声:“彭阿姨好。”楞了一下,马上又改口:“妈,您好,您和爸爸身体还好吧?”
柔润动听的嗓音,普通话非常标准,比广播里的女主播都要动听的感觉。听得彭若竹很是欢喜,握着话筒的手都打了哆嗦,多么乖巧让人疼的姑娘呀。
彭若竹心里感慨,她知道为着这个家和几个孩子的和睦,让贺衍小时候受了些冷待。他父亲对他也过分严苛,让他本人性情冷冽苛肃。本来还怕贺衍结不成婚,但彭若竹又催不动,日思夜想,就犯病心梗了。没想到这一来,倒让他遇到了个这么好的姑娘,一下就成家立业。
彭若竹瞥了眼总政委,
对老四严厉可以,对儿媳妇严厉绝不可以。这个小苏呀,彭若竹护定了。
彭若竹连忙答应道:“小苏呀,好孩子,妈听到你说话真感到高兴。都好着呢,你和贺衍下周四回来,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妈这边想问问你,还需要什么,平时喜欢吃啥,我都去提前准备,保证让你回来吃的住的舒舒服服的,好姑娘。”
苏麦麦听得忍不住感动,想起了原身那坑人的后妈,还有自己那个世界的继母,对比之下不由觉得亲切。
然后应道:“我什么都不挑,跟平时一样就好了。您和爸天冷多注意身体,对了,小昀呢,他最近乖不乖?”
五岁的贺昀正蹲在地上叠着积木,自从去见了小麦妈妈和爸爸回来后,贺昀对大伯和二姑也变得亲近了许多,在家相处比以前放松活泼多了。在学校仍然不怎么爱说话,但老师说他不再自己一个人躲在小角落了,会和大家一块儿围坐成圈。
听见电话里苏麦麦的声音,贺昀立时扬起头来大喊了一句:“是小麦妈妈吗?小麦妈妈,你快和爸爸回来陪我玩。”
彭老师由衷笑道:“小昀最近可乖了,每顿都会自己扒饭,一顿能吃一碗饭来着。说是小麦妈妈告诉他说,多吃饭长高高,以后也能像爸爸一样参军当兵。对了,听贺衍说你随军参加工作了,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别太累着自个。”
没想到小苏这么有本事啊,总军区报社可挑人了,有些高级干部家里想往里面塞亲戚塞家属,都没答应的。
小苏凭两张照片就被邀请当记者了,还别说,真是件骄傲的事儿。照片也的确拍得好,等她来了啊,也给彭若竹拍几张,做婆婆的和儿媳妇还没拍过合照呢。
苏麦麦体贴地回答说:“看来贺昀进步很大哦,让他乖乖上学校,我和贺衍很快就休假回来。那不打扰妈和爸了,你们早点休息。”
彭老师心满意足地应着好,挂断了电话,对老爷子说道:“那照片的确是小苏拍的,人家现在已经是军区分报社的记者了,能干吧。”
贺总政委哼哼嗓子,抬起茶几上的搪瓷茶杯,难得一笑。
不远处的饭桌旁,坐着加班回来刚吃完饭的老三贺钊和周茜夫妻两个。
贺军、贺涵和贺钊三姐弟,结完婚就都搬出去单过了。贺钊和妻子周茜在军用机场当地面工程师和气象员,住的离爸妈近,平时经常过来蹭饭吃,九岁的小儿子贺维邦也都放在这边让老两口照顾。
四弟领回来那孩子,虽然没明确说是谁生的,但猜都知道是替别人领养的。凭什么照顾别人的孩子,不照顾自己的亲孙子?贺钊两口子就也大言不惭把小儿子放过来,心里更多是为了找平衡。
现在听见电话里热融融的谈话,难免更不是滋味了。
贺衍这次战术演练统筹规划得非常好,最后一周燕京那边的领导过来视察了,回去后一顿表扬。并给北疆总军区发来电报,褒赞了一番。
在重要演习任务中成绩突出,卓越表现,估计得给他立个一等功,有可能还会让他去燕京开会作报告。
作为父亲,贺总政委心里是满意的。对这个儿子,脾气不合,从来不听管教,就算参军当兵,本来觉得他适合做技术兵,他却非去报名参加特战队。搞得家里日常担心不已,但能力却是让贺总政委心里颇为赞许。
只这一点,就让贺钊暗中攀比。
贺钊琢磨着,当初本以为老四撒谎骗人,怎知竟然真的结婚了。贺钊去了解过,据说还正是由于他和周茜怂恿催婚,才让老四机缘巧合遇到了四弟妹苏麦麦,然后临时结成婚的。
就这样,都能让贺衍娶个二姐口中漂亮大方,美得耀眼的南方姑娘,眼看还当上军区的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