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4章 御驾亲征(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因为于谦的刚硬,清高,王振自然是越来越看不惯他。对此,有人甚至劝说于谦,让他给王振送点礼。“你既然不肯送金银,难道还不能带点土产过去吗?”对此,于谦一甩衣袖,极为不削的说道。“只有清风。”于谦就是不肯给王振送礼,为此还特意写了一首诗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的种种举动,自然是让的王振极为不满。他授意通政使李锡逢,弹劾于谦因为长期得不到晋升而心生怨言,对朝廷命令拒不遵从,等等罪名。这一看就是明显的污蔑,可朱祁镇呢,居然不管不问,任由王振将于谦直接关押进刑部大牢,而后经过简单的审讯之后,就直接判处了死刑。在刑部大牢整整关押了三个月时间,期间,听闻于谦被判处死刑。百姓们一时间群情激愤,联名上书,再加上朝堂上也有不少人力保于谦,王振无奈,这才作罢。不过死罪可免,但王振显然不想就这么简单的放过于谦,出狱后,于谦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后又囚于山西。对于王振对于谦的大肆打压,许多人都看不过去,王振就是一个仗着皇帝宠幸的跳梁小丑罢了,论本事他根本就没有多少。所以在于谦被降职之后,朝堂百官纷纷上书为其鸣冤。不仅仅是官员,百姓,甚至就连周王,晋王等藩王也纷纷上书为于谦说话。事情闹得这么大,朱祁镇最后也没有办法,再这么闹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又再任命于谦为巡抚。在巡抚任上,于谦一心为国为民,为百姓们做了不少实事。一直到正统十三年公元一千四百四十八年,于谦被召回京城,任兵部左侍郎。“愚蠢。”看着视频上的朱祁镇,朱元璋骂道。朱元璋已经是快要被自己这子孙给气死了,但是,他显然没有想到,眼下的这些还根本不算什么,最多只能算是开胃小菜罢了。朱祁镇的表扬都还没有真正开始呢。就是不知道,朱元璋对接下来朱祁镇的表扬,还能不能撑得住。正统十四年公元一千四百四十九年七月,也先大举进犯。听闻这个消息,朝堂之上自然是无比重视。可就在众人商议应该如何面对也先来袭的时候,王振却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陛下英明神武,如今这小小也先也敢挑衅天威,陛下当如太祖,太宗皇帝那样,御驾亲征,马踏草原,以彰显我天朝雄伟,陛下英勇。”王振这马匹拍的,朱祁镇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好,说的不错,小小也先也敢挑衅于朕,朕此次就御驾亲征,亲手斩了他的脑袋。”朱祁镇要御驾亲征?听闻这话,于谦还有兵部尚书邝野当即就蒙了。还什么学太祖,太宗皇帝,这特么的不是闹吗?人家朱元璋,朱棣是什么人,那是马上皇帝啊。朱元璋就不说了,开局一个碗,皇位那是自己一刀一刀打下来的,说是身经百战都不为过。朱棣呢,虽然是皇子,可是怎么登上的皇位难道你心里就没点数吗?再说了,在没有登基之前,朱棣也一直是一员汉将啊,跟随常遇春,徐达他们是久经战阵。即便及时你爹,朱瞻基,那也是从小就跟着朱棣马上杀敌的人。这些皇帝是有过战场经验的,所以他们御驾亲征没毛病,可是朱祁镇呢?说好听一点,那就是根本没有上过战场,一点经验都没有。说难听一点,那就是这废物上了战场根本就没用啊,甚至还会拖累大军。所以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当即就开口反对,一万个不同意,极力劝谏。只可惜,早已经上头的朱祁镇,丝毫不听两人的建议,大手一挥,豪气冲天的说道。“怎么,你们认为朕是不如太祖,太宗吗?”听闻这话,于谦,邝野,人直接就麻了,面色复杂的看向朱祁镇。你自己什么样心里就没点数吗?是哪里来的自信去和太祖,太宗皇帝比啊?朱祁镇是吃了衬托铁了心,最终于谦二人没有办法。而视屏前的朱元璋,这到这一切后,看似轻描淡写的瞥了朱棣一眼,见状,朱棣连忙陪笑道。“爹,你看这朱祁镇还是不错的,至少有我们老朱家的血性不是,不想那赵软蛋家的子孙,根本连一点血性都没有。”知道自家老爹:()开局盘点历史十大事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