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7章 神霄之云脱困(第3页)
>“他说他不恨,可他的梦里,每夜都在哭。”
正是《沉默史?补遗》开篇那滴泪所凝成的文字。
守言者们大惊,立即排查源头。结果发现,这句话并非人为录入,而是由心语之河自发生成,并逆流灌注至每一个终端。更诡异的是,凡是曾听过这句话的人??无论是当年的老尼姑故事,还是如今的入门弟子??那一晚全都做了相同的梦:
他们站在一片无边雪原中,远处矗立着一座透明的塔,塔内悬浮着无数人脸,每一张都在无声呐喊。而在塔底,坐着一个穿白衣的小男孩,怀里抱着妹妹,额头画着血色笑脸。他抬头看向梦境来者,嘴唇微动,吐出三个字:
“救救我。”
沈知微醒来时,冷汗浸透衣衫。她立刻召集所有高层,启动“终章预案”??那是张云临终前留下的一道禁令,唯有当“守言之力反噬人性”时方可开启。
档案开启那夜,月圆如镜。
九百页泛黄纸张徐徐展开,上面全是张云亲笔所书,内容却令人窒息:
原来,最初的语言森林,并非为守护沉默而建,而是为了**封印人类过度表达带来的灾厄**。
远古时代,人类情感浓烈,言语如刀。一句嫉妒可引发地震,一声怨恨能焚毁城池,一段背叛足以令江河倒流。于是初代守言者以自身为祭,斩断“言语之力”与“现实之链”的连接,将所有激烈情绪导入地下河流,孕育出心语树体系。
“沉默”,本是一道枷锁。
而“守言者”,本质是看守者。
张云写道:“我本以为,千年之后,人类已学会节制。可当我看见他们用真诚伤害彼此,用坦率践踏尊严,用‘为你好’逼迫他人袒露伤口……我才明白,自由从来不是‘必须说’,也不是‘必须不说’,而是‘可以选择’。”
“若有一天,守言者成了道德绑架的工具,那便是我失败之时。”
沈知微读完最后一行,久久不语。
她终于懂了为何阿岩的种子会发芽??那不是因为他说了谎,而是因为他用谎言承载了爱。
她也明白了小禾为何能触动莫言??因为她没有评判,只是听见。
而现在,心语之河重现初章文字,或许意味着:这个系统,正在呼唤新的平衡。
翌日清晨,她独自登上观心台,手持竹笔,在空中写下七个大字:
>**守言者,退一步。**
命令传遍全球。所有守言者暂停收录公共区域的倾诉,关闭对外展览,取消年度公开诵读仪式。他们退回语言森林,仅保留最基本的服务:危急干预、临终遗言、重大创伤记录。
世人哗然。
有人说他们背叛使命,有人说他们惧怕真相。媒体质问:“你们是不是害怕听到不该听的事?”
沈知微未作回应,只在官网发布一段录音??那是三十年前,一位癌症患者对着陶罐说的最后一句话:“谢谢你们听我说完,现在,请让我安静地走。”
她说:“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让所有人都开口,而是让那些终于敢开口的人,知道不会被打断。”
风波渐息。
一年后,变化悄然浮现。
人们发现,少了守言者的注视,他们反而更愿意说话了。家庭晚餐多了真心交流,朋友聚会不再掩饰脆弱,甚至连政客演讲也开始流露真实情绪。
原来,有时候,**退场才是最好的守护**。
某个春日午后,沈知微坐在张云树下打盹。风吹过,一片叶子落在她膝上,上面浮现一行新字:
>“有时候,最大的温柔,是假装没听见。”
她笑了,将叶子夹进《沉默史》的最后一页。
远处,一群孩子围着新生的心语树嬉戏。其中一个男孩悄悄把成绩单塞进树洞,仰头说:“这是我跟我自己的约定,暂时不告诉你哦。”
树没开花,也没响铃。
但它轻轻晃了晃枝条,像是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