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580(第47页)
给他付费的是一对夫妻,工作内容是鉴定他们家的九岁儿子心理是否健康。
天乌:“鉴定?”他觉得这个词用得颇为微妙。
这个男孩有一个双胞胎弟弟。
兄弟俩是同卵,长得很像,但即使是陌生人,也能在初见面时准确区分二人。
因为弟弟阳光活泼,哥哥阴郁沉闷。
他们的父母觉得,同样的养法,兄弟俩怎么会差这么多呢?
既然不是环境的问题,那就肯定是哥哥本身的心理有问题。
在与阴郁男孩交流之前,天乌先与这对父母谈了谈。
父母抱怨:
“这孩子从小就闷得很。”
“在还是婴儿时,逗他他就不会笑,长大些后见了人也不会打招呼,学习成绩也不好。”
“整天不知道在想什么,一点没有他弟弟讨喜。”
“有时候看人的眼神特别阴沉,就好像……好像电影里的反派角色。”
天乌:“你们经常对他说‘为什么不学学你弟弟’‘你就是不如你弟弟讨喜’这类话吗?”
父母:
“……只要不是被气急了,一般我们也不会那么说。”
“我们其实真的很努力地想要公平对待两个孩子。”
“刚知道怀的是双胞胎时,我们可高兴了。非常期待拥有两个萌娃,所有东西都是成对地买。”
“后来是那孩子自己不断地给我们的期待浇冷水。”
“同一天出生的同卵双胞胎,我们总不至于一开始就故意偏爱一个、苛待另一个嘛。”
“是老大自己总跟我们亲近不起来。”
“我们听说你也有一个很受欢迎的双胞胎弟弟,所以,也许你说的话那孩子愿意听?”
天乌与那个阴郁男孩单独坐到了天乌的办公室里。
小绒毛四肢大张地趴在桌上睡觉。
天乌手指一下一下地轻点着小绒毛的一只爪子,同时与男孩闲聊。
男孩眼睛盯着天乌点爪子的那只手,面露疑惑,搭话时心不在焉,但始终没有询问天乌究竟在点什么。
天乌:哦,这个与我家庭背景相似的男孩,也看不见小绒毛呀。
男孩终于忍不住问了天乌一个问题:“你觉得我有病吗?”
天乌:“截至目前,没觉得。”
男孩:“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我怪。”
天乌:“怪与病不是一回事。病是需要治疗的,怪则可以是一种特色——四年级的小学生应该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吧?”
男孩:“那你怎么确定我的怪不是病呢?”
天乌:
“怪和是不是病根本就没关系。不怪也不代表就没病。”
“我正式开始学习心理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全班同学,‘学习过程中,你们会发现书上提到的很多病症自己身上好像都有。这时候请相信自己是健康的,起码是没大病的。不要贷款生病’。”
“其实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
“偶尔心理生点小病,就像偶尔打两个喷嚏,属于完全没有治疗必要的小问题。”
“而不需要治疗的问题,其实就可以等于没病。”
小绒毛闭着眼睛开口:“你这么掰扯,确定你老师没意见吗?”
天乌:我的多数老师对我应该都没什么印象。自然也谈不上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