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二个孩子(第3页)
钱蕾这一次说了谎,让一个女人忠诚肯定不止这一个条件,既然她心中已经起了疑心,自然不会再和以前一样对张春林殚精竭虑地分析,张春林听出来了钱蕾前后态度和语气的办法,但是他没办法,谎言始终是谎言,他从来就不是真正的高层,女人帮,哎,当初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尾巴,现在麻烦又来了。
张春林没在钱蕾那里多呆,跟她约了晚上相聚的时间,他要先去熊书记那里一趟,说句真心话,他倒不想让熊书记退休,钱蕾不管是经验还是心机,比这头老熊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背景那就更不用说了,老熊可是能直通最顶层的人才,按理来说,他要真的想干,在这个岗位上再干个三五年问题也不大,难道?
是那位大人不大好了?
这个猜测在见到老熊的时候就立刻得到了证实,他从未在一个健康人的脸上看到了如此灰败的气色。
“熊书记,你这是咋回事……?怎么脸色这个样子了。”
“前儿个刚从北京回来,老爷子不大行了。”
“啊?”
“这个春节,老爷子只怕有些难了。”
“97都撑不到了吗?”
“这不止是你一个人的愿望,也是全中国人的愿望,都想让老爷子看到香港回归,但是现在看来,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哎。”
“哎。”说到这里,两个人都跌坐在沙发上一句话说不出来,心中无限感慨。
这位继伟人之后新中国最伟大的领袖,终于走到了他人生的极限,他去之后的新中国何去何从,这应该是所有人都在担心的。
他复出的时候,新中国是那么的破破烂烂,在他的手上,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工业国的基础,工业强国虽然算不上,但是只要有了基础,凭借中国人的勤劳聪慧,肯定是可以走上工业强国道路的。
“对了,老爷子倒是对你有一句话。”
“啊?”张春林心中讶异,这是怎么回事?老爷子怎么还惦记起他了?
“不要那么惊讶,那位老人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平易近人。对于你们这些年轻人,他是非常爱惜的,当然,对于你们所犯的错,他也看得无比明白,锐气和进取心是你们的优势,但也是你们最麻烦的地方,年龄和阅历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拥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却可以让你们少犯很多致命的错误。”
“如果不成长,那怎么拥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
“看书啊!多看历史书,书中什么都有了。”
“那我该看什么书?”
“这就是老爷子对你说的这一句话,喏,我已经给你买来了。”
张春林伸手接过那一摞厚厚的书本,封面上赫然写着史记二字。
“成大事者,性格多数坚忍而又执着,上位者最忌冲动激进,司马懿熬死了那么多人才成就了晋国大业,你可以好好学一学。”张春林知道,这是针对自己所做出的那件事的点醒。
“学生受教了。”他当然摆出一副虔诚学生姿态来面对老人的教导,对于熊书记,他也保持了足够的尊重和敬意,显然他没少在老大人面前说自己好话。
“古代史里有,现代史里也有,101号首长何尝不是一子错满盘输。”对于这个年轻人,老熊还是很看重的,至少他完全不像现在党内的那些人,那些已经堕落得他看不下去的那些人。
“学生明白了,您真的要退了?”
“嗯,该走了,再不走就该被人说成是老不死的了,呵呵。”说到这里,熊书记的精神略微好了一点,显然退休的事让他觉得是一件好事。
“您不想要权力了?”
“臭小子,这才是你最想问的是吧。呵呵呵。我跟你们不一样,我只想跟着老大人,即便那位是他选中的接班人,我也没兴趣伺候,权力,有的时候还是一块非常烫手的山芋,能早一点扔掉也不错。”
“是新来的那一位在排挤您?”对于这个问题,熊书记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至此,今天到这里谈心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剩下的时间二人简单地寒暄了一阵熊书记就起身送客了。
走到外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飘起了雪,感受着脸上冰冷的雪花,张春林摇了摇头,那位慈祥的老人,真的要走了。
1997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布《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沉痛宣告:XXX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1997年2月19日21时零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自此,中国迎来了另外一个人领导的新时代,一个快速发展而又无比堕落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