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61章 还所有人一个真相1(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为什么洪秀全选择使用耶稣的次子身份来标榜自己呢?

这其中有着洪秀全的巧妙计算和智慧。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最初起源于犹太教,崇拜的对象是耶稣,而耶稣被认为是上帝的儿子,也就是"神子"。

这一点引发了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之间的争议。

犹太教徒认为只有一个上帝,即上帝本身,耶稣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上帝的儿子。

然而,基督教徒却坚称耶稣就是神子,也是上帝。

此外,在崇拜对象上也存在问题。

犹太教徒只信奉一个上帝,而基督教徒除了信奉上帝,还信奉耶稣,也就是有两个神。

但问题在于,基督教的教义明确写着只有一个上帝,那么耶稣算是什么呢?

最终,基督教徒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同一个上帝同时是圣父、圣子和圣灵。

换句话说,圣父、圣子和圣灵是一个上帝的不同形式。这就是基督教中著名的"三位一体"理论。

这个理论听起来有点不太对劲,例如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怎么又成了和上帝同一位了呢?

可以打个比方,就像说张三和张三的儿子是同一个人一样。

基督教会给出一个解释,即这是"奥秘"的"启示",无法靠理性理解,只能凭信仰接受。

尽管对于基督教徒来说这是无需置疑的,但对于洪秀全这样一个成年人接触基督教时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个解释颇令人难以接受。

洪秀全早已熟知儒家教育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准则。

当洪秀全翻阅《劝世良言》时,他立刻发现了一个问题。

按照他的观念,父亲和儿子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神)呢?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那就是父亲生下了自己。

因此,洪秀全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认为父亲和儿子必然是两个人(神),同样,圣灵也是独立的一个人(神)。

这就是洪秀全发展出的“三位三体”理论。

之后,他继续思考,认为除了耶稣作为上帝的长子外,还可以有一个次子,这并不过分。在中国文化中,有多子多福的观念。

因此,洪秀全自称上帝的次子,并以此身份创立了拜上帝教,开始招收信徒。

随后,洪秀全有机会接触到一份真正的中文《圣经》译本,还听到了一些真正的基督教传教士的讲道。

一般来说,当人接触到“权威”后,会根据权威来纠正自己的错误。

然而,洪秀全没有这样做,他将在广州听到的有关正统基督教信仰的知识用于完善和补充自己的拜上帝教。

他甚至寻求传教士的洗礼,但却被传教士认为他的理解有问题而拒绝了他。

这个拒绝使洪秀全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他用自己的理解彻底将拜上帝教发展成了与基督教并没有太大关系的宗教。

几年后,太平天国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洪秀全与他在宗教方面的导师罗孝全展开了一次认真的辩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