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昭宁也算到了这点,的确,时间不多了,她眼中闪过一丝坚决。不行,不能再等了!她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舅母说的这个法子的确不错,若是她已经与人定亲了,只要这个人愿意帮她对抗云阳郡王与襄王,其他有什么不可。权不权贵的,她都觉得没这般重要,实在不行,她可以避开汴京生活,难不成襄王还会满天下找她麻烦?

可是一时半会儿,她的确找不到这样的人!

昭宁咬了咬牙,实在是不行了,不如,她还是去找师父吧!

找师父帮忙,别的也不多说,只让他替自己找一个,愿意在此时与自己定亲的,不惧怕被襄王报复的男子就是了。

虽她说过绝不再向他求任何东西,但眼下到了这个关口,她也顾不上别的了。且只是让师父替她找这样一个男子,并非让师父下什么圣旨来驳斥自己的父亲,好似也还好。若是师父愿意帮这个忙,那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

昭宁深吸一口气,让舅舅舅母不要过于担心,先去休息,她或许能有办法。

不顾大家问她究竟有什么办法,她匆匆从景芙院出来,准备回去立刻给师父写信,约师父于小院中相聚。

但是她刚走出景荣院,就遇到了青坞迎面走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笺。青坞看到她之后,立刻走了上来,将信笺交给她,道:“娘子,这封信是今晨葛掌柜送来的,说是给您。只是您一直没回来,奴婢这才过来找您!”

昭宁自晨起出府,回来后又在母亲那边,的确一直未曾回浣花堂。

这信竟是早上就送来的,葛掌柜平日送来的信极多,这封信是谁给她的?

昭宁有些疑惑,将信纸拆开,只见是一手极飘逸有力的字,她现在一看就能认出,这是师父的字,信上只写了一句话:明日观音桥,庙会盛大,可否相约?

他传信总是这般简洁,明明老大一张信纸,却只有一句话,简明概要。不过想想君上平日都是批阅奏折的,有时候不过在上面留一个‘阅’,这许已经算字多的了。

且竟这般巧?她正想着找师父替她赐婚,师父就写信来邀她想见?那可正好了!

想着已经都过了大半日,天色都已经暗了,她都没有回师父。也不知道师父等不到回信,是不是就会以为她不愿意去,昭宁连忙回了浣花堂书房,提笔给师父写了回信:如约前往。

然后也叠了放入信笺中,让樊月速速与葛掌柜送去。

信传出后,她看着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仍然在飘雪的夜,只有一个念头,不知道明日的雪会不会停。

第113章

第二日一晨昭宁起来,隔着帘幕,只看到外面透进来朦胧的白光。

她心一动,撩开帘幕,便看到槅扇外面雪已经停了,庭院中的草木,不远处的屋檐上已经有了厚厚的积雪。明亮的日光投在雪地上,竟真的是个雪霁天晴的好日子。

既然雪霁天晴,那应该是个好兆头了。

青坞听到了她起身的动静,领着众女使进来,衣裳、梳洗之物皆已准备好。昭宁想着今日要去赴师父之约,坐到妆台前:“简单梳个发髻即可。”又对红螺道:“一会儿便对父亲母亲说我去药行了,药行那边也与徐先生知会一声。”

知道娘子今日是要去干要紧事的,红螺立刻应喏去办,青坞则很快给她梳好了双环髻,戴了两只珍珠的团花宝结,问她:“娘子,这样如何?”

昭宁看着自己如寻常人家娘子的打扮,笑着点头:“极好,你梳头的手艺越发好了!”

青坞最后给她披上嵌兔毛边的大红色斗篷,细细叮嘱樊星:“观音桥人多事杂,可要陪好娘子,莫要让娘子落了单!”

以前昭宁出府,都是去药行或是寺庙,不然就是同长辈们一起出行,未曾独身去过这些人多之处。青坞有些担忧。

樊星笑嘻嘻道:“青坞姐姐放心吧,娘子由我陪着,哪次不是全须全尾的!”

昭宁失笑,什么全须全尾,说得她像个什么动物一般。

她道:“别太担心了,将院中照料好,有什么突发之事等我回来再处置。”

她拍了怕青坞的手,随即带着樊星出了门。

半刻钟之后,昭宁和樊星坐着马车晃悠悠地出了东秀巷子,一路朝着观音桥去。

昭宁挑开帘看,因是雪后天晴,再加之离冬节只有几日了,各家要置换新衣,置办饮食,祭祀先祖,因此有许多人都在街上采买东西。

樊星在她旁道:“娘子,我听人家说,观音桥庙会可热闹了,不仅有卖各式各样的用物,还有许多表演的,什么踩高跷的、吐火的,甚至还有皮影戏呢!”她露出一脸兴奋之色。“而且听闻,观音桥边有一座鹊桥,民间许多娘子和郎君成亲前,都要去走鹊桥,祈求儿孙满堂、百年好合,听说很是灵验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