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小爹是太子18(第1页)
到底是中原礼仪之邦,一向本着不杀降兵俘虏的原则。更何况在此次之前,倭国对中原王朝一贯恭敬,大封建国后更是连年献礼。如果没有金矿银矿这一诱惑,大封也定然不会对倭国动兵。周怀瑾却也是毫不退让。这一点,他不可能退让!不管这是平行世界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只知道,若是有人敢拦着他雪耻,他一定会拼命。所有人都被周怀瑾所表露的戾气惊住了。这是多大仇多大怨啊?周怀瑾他恨不得让白起带兵,贾诩和程昱做谋臣,常遇春做先锋,黄巢负责后勤工作。只有以此阵容,才能解他心头之恨。周怀瑾这次是真正的舌战群儒,因为没有哪个朝臣站在他这一边。周怀瑾冲着台上的帝王行礼:“陛下,臣记得之前陛下金口玉言,整个倭国之人皆可由臣自主处理。”裴余之点了点头,对周怀瑾的话表示认可。见皇帝并没有因此否认或表露不满,周怀瑾松了口气。他又转身讥讽道:“陛下金口玉言,诸位同僚可还有意见?”群臣哑口无言,他们总不能说对皇帝有意见吧?但很快,部分文臣就调转方向,朝着裴余之呼拉拉跪了一地。一个个哭天喊地:“陛下!此举实在有伤天和啊!”这要是传到了民间,继而传出海外,让刚建立贸易的国家如何想?实在有损大封名声。这些人也不是真在乎那些个蛮夷的死活,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国朝的声誉。威武大将军耿殷没有出海,他是此次攻打倭国的统帅,此刻他也上前,恳切道:“请陛下三思,此事若是传出,必会引起民众恐慌,乃至不利于之后的海上贸易之行。”周怀瑾见有如此之多的人反驳,浑身的戾气压都压不住。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毒气战,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三灶岛万人坟,重庆大轰炸……拒不认错还有靖国神社里高高供起的战犯他们无辜,我华夏的百姓便是活该吗?!没有一一复刻进行虐杀,已经是他额外开恩了。别说什么他们也是受害者,区区一个岛国,人口数量如此之少,竟能够跨海远征,没有大多数百姓的支持,谁信?周怀瑾已经将灭掉倭国作为他的支撑,滔天的仇恨怒火已经完全移到了如今世界的倭国上。裴余之看着周怀瑾情绪和状态有些不对,轻声咳了咳。他不疾不徐的给出了解决方案:“此事确实难办。”“不过——”他转折道:“周卿已经说了会留足够的俘虏去采矿,撮尔小国,人口本就不多,真的丢到海里喂鱼的也不会有太多。”“陛下!”“陛下!三思啊!”裴余之还没有开口,太上皇先忍不住了:“干什么!都在干什么?如此逼迫于皇帝,你们莫不是想要造反?不满意皇上的决断,你们是不是要亲自坐上龙椅才满意?”一句话,压住了满堂反对。“陛下明鉴,微臣绝无此意!”瞧着太上皇生气,又扣了一顶如此大的帽子,所有朝臣都站不住了,呼啦啦跪了一地。周怀瑾也恭敬地跪到了地上,回过神后,眼中染上笑意。这是他最后的一张牌,这段时间不停的和太上皇打交道,毫无保留的倾诉,为的不就是如果皇帝不同意太上皇出面吗?他就不信,作为一个曾经乾纲独断的帝王,在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后,太上皇会无动于衷。这种事情,向来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也确实如周怀瑾所预料的那样,太上皇对周怀瑾口中,未来会给中原大地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倭国起了亡国灭种的念头。只是也不能太过草率,毕竟在朝臣们看来,这就是毫无缘由的暴行。裴余之摇了摇头,他话还没说完。于是又补了一句:“倭国不满我大封已久,且倭国皇室与民间组织集结刺客刺杀朕与太上皇。”他扫视群臣,问:“这个借口可足够?若是还不够,那朕就委屈一番受次‘重伤’,如此可好?”有太上皇威压在前,今上退让在后,大臣们也不敢有什么意见。“臣等遵旨。”裴余之正了正神色,开口道:“诸卿请起,朕知道诸位爱卿心中疑惑,朕以为,自上朝参政以来,朕与诸卿君臣相得十数载,诸卿应当清楚朕的性子。”“朕,可是嗜杀之人?”群臣下意识摇头,陛下虽然性子强硬,但一贯温和,自然不是嗜杀之人,但周怀瑾那小人一定是!都是他迷惑了君王,竟然连太上皇也一起迷惑了,实在可恶。若真的屠杀了倭国,史书又将如何记录此事?后世又将如何看待陛下?君不见前有白起人屠之名毁誉参半,后有程昱以人肉充作军粮遭人诟病。这将是陛下的污点!周怀瑾这竖子其心可诛!“那诸卿是以为朕受人蛊惑?”自然是一片不敢之声。裴余之道:“倭国所做之事足够朕同意此事。”他说的高深莫测,让臣下一片迷茫。倭国所做之事什么事?他们怎么不知道?见太上皇也是一副不可说的模样,所有人都顿悟了。既然君主不能有错,那有错的一定是罪大恶极的倭国!能让陛下如此厌恶的国家又能是什么好东西?这样一想,豁然开朗。群臣肃穆:“微臣明白!”倭国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师出有名,必须要让倭国被所有百姓唾弃,以至于屠杀也显得正义。说干就干。很快,一条条消息就在民间传开。陛下被倭国刺客刺杀!陛下被倭国刺客刺杀身受重伤!陛下被倭国刺客刺杀身受重伤性命垂危!太上皇遇刺!太上皇也被倭国刺客刺伤!太上皇也被倭国刺客刺伤身中剧毒!这种可能动摇国本的消息肆意传播,与之同时传开的还有攻打倭国的原因。:()我,气运之子,在线扮演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