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37章 个别谈话(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吃完用拿井水浸过的冷毛巾擦擦手、脸,倍觉神清气爽,陈首长示意蓝京到村里转转,散散步。

看堤坝、吃饭都是顺路,考察干部才是正题。

“吃饭时听了同志们介绍,蓝京同志在围城期间的确做了不少实事,新兴产业是前瞻性布局和方向,符合当前结构转型大趋势;围城港改制也是一块硬骨头,我清楚里面的困难!”

陈首长道,“目前来看,包括你在内的基层主正领导是不是工作压力相当大,特别经济方面压力?”

作为京都大领导,陈首长不可能提及具体思路措施,也不会跟蓝京聊个人规划等等,必定宏观层面大而化之的问题。

蓝京略加沉吟,道:

“向首长汇报一组我们正研室刚刚统计的数据,市、区县主要领导周工作时间平均达到55个小时,即每个工作日为11小时,实际上部分区县可能还不止,因为晚上应酬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谈到应酬还有个数据,每周陪同上级领导或兄弟城市领导视察调研、参观考察等接待活动方面,市、区县主要领导平均每周为6。25小时,其他副职领导为3。93小时。”

“除了应酬,每天工作将近10个小时也很辛苦,主要哪些工作内容?”

陈首长问道。

“很多‘一把手负责制’,维稳、GDP、民生、生产安全,还有我今天来的防洪抗汛,经济发展是加分项目,这些一把手负责制的是防止减分项目,层层考核压力比较大。”

蓝京道。

陈首长问道:“蓝京同志觉得领导干部这么累、这么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蓝京道:“向首长汇报,个人认为这样的辛苦并不完全是个人奉献精神体现,或能够对基层面上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实际上还是权力设置过于集中所导致,什么都要求一把手亲自过问,什么都必须一把手签字负责,久而久之系统内形成依赖链,无论干得好坏反正有一把手兜底,有了成绩也归一把手,我们要那么认真干嘛?容易形成消极的、懈怠的、负面的心理。”

“一把手不过问,工作不受重视;事事都过问,工作又没了重点,基层很多情况就是这种两难处境!”

陈首长道,“比如堤坝升级改造,你市委书记不亲自督阵能取得这样效果吗?村长、镇长、县长力量都不够,非得围城一把手,可围城十几个大坝,你不可能都跑上一遍,是吧?”

“向首长汇报,每年台风汛期前我都跑一遍。”蓝京道。

陈首长惊讶地瞅瞅他,微笑道:

“以你上午检查枞木大堤的效率,应该可以,但不是所有一把手都做得到,我这次沿路过来发现个别主正领导就连堤坝在哪个镇都说不出来,明显从没去过嘛……”

显然“个别领导”要倒大霉了。

陈首长续道:“如何把主正领导、主要领导从繁忙的事务当中腾出来抓大事,首先要界定哪些是大事,管理流程是什么,怎样科学合理地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恐怕还是推动并加强常委会集体决策机制,谁分管谁负责,而不能让一把手变成总背锅。”

“总背锅……”

蓝京不禁笑起来,觉得京都大领导说出这个词有些幽默。

陈首长也笑,悠悠道:“我在基层工作时间比较长,背过锅,也被背过锅,都很正常嘛,背锅就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另一个角度,是吧?有时吃亏是福,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在哪儿都一样。”

“首长说得对,工作出了问题总得有人担责,要么一把手负责制,要么分管负责制,一个杠子拦下来公平公正。”

蓝京道。

陈首长又颇为意外打量蓝京片刻,半晌喟叹道:

“我很久没从省部级领导嘴里听到‘公正’二字,因为在这个层面都讲究大局观和平衡,领导安排哪个背锅就得背锅,没有讨价还价余地,蓝京同志……”

他似想说什么突然又打消主意,指着远处山丘道,“爬上去,登高远眺……蓝京同志不经常爬山吧?”

蓝京从上午到中午这等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下笑道:

“向首长汇报,以前在七泽工作时有位领导也喜欢爬山,有时周末就拉着我一起爬,后来他调到京都工作,我去看望也被拉着爬山。”

“哦,哪位领导?”陈首长问道。

“念松霖念主席,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蓝京降低语调道,“他是我的人生导师,给予我很多教诲和帮助。”

官场通常不能在领导面前提及其他领导“给予帮助”,去世的除外,反而表明关系之深;念松霖很少拉蓝京爬山,这么说只是个由头,引出陈首长主动询问名字。

陈首长停住脚步,打量蓝京片刻道:

“原来有这段溯源……松霖同志是正直勤勉的厚道君子,我向来非常敬仰尊重!唉,他在碧海去世的吧,当时我第一时间就想飞过去吊唁,后来办公厅作了统一安排因此……很可惜,很遗憾,很伤感,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