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穹顶之下,诺伊斯学院尖塔、钟楼、石墙的阴影沉郁汹涌。而与它遥遥相对的,是联邦享誉世界的不灭灯塔,始终为远方的行人指引明亮的方向。

地面上的雪砾随风流动,一辆辆车队从诺伊斯的大门驶入碾过,破坏了它规律的轨迹。

新学期即将到来。

再度换上学院制服、比上学期更修长高挺的青年们开始频繁地路过南序的寝室、教室以及南序常常光顾的图书馆座位,想要装作不经意地瞥过那个身影。

没有南序。

焦躁、茫然若失的感觉在刻意寻找却遍寻不到以后,在群体间寂寂蔓延开来。

直到情绪容易泛滥生长的深夜,蔷薇花的群聊里有人图穷匕见、直接不装了:

【到底有没有人知道南序到底去哪里了呀,怎么还没看见他,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了qaq】

汪汪

诺伊斯学院的东区是学生教师集中的学术中心,西区与教学区域相对较远,在建筑设计时规划成了供人社交娱乐的场域,南区设立了校医院、运动馆与学生的宿舍区。

北区毗邻横贯城市的洛索索比山脉,在地形条件上难以做出大面积的开发,自然风光无限。

早年还有生物学家偷溜进来,在北区的山脉深处找到了一株珍稀植物,欣喜若狂之际被诺伊斯逮个正着。

学院担心这群好奇心强、精力旺盛的学生们在北区出问题,就将北区的大部分地方在平日里封禁,只留下了地势平坦的一大片区域,规划成马场、试验田以及可以观赏但绝对安全的风景区。

地图上唯一一个比较特别的是在山脚下的两幢小房子。

白墙红瓦的两幢“小红帽”房子。

一幢是一间书屋,一幢则住着学院里知名的“怪人”阿诺德先生。

点开联邦新闻网页上关于他的百科,就会看到一列令人惊诧的履历。

这位先生大学就读于文学系,文采斐然,大三时就受邀加入联邦文学学会。

毕业任文学学会理事之后,又读了个研究生学历转去机械工程专业,再当了十多年的高级工程师,直到海外战争爆发,他加入了志愿支援队伍当技术顾问。

结果一个搞维修的在部队里摸到枪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短短的又一个十年,从中尉一跃升至上校。

然后在战争结束之后,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将级军衔荣耀,带着满身伤痕和战场上捡来的一条狗住进了诺伊斯。

最新一条履历,显示他目前是个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著作还在撰写中,但是社论文章很丰富。

包括了怒斥虚伪狡诈的政客腐坏联邦生态、嘲讽漠视装瞎的精英阶层忘本践踏他人利益等等。

并且在诺伊斯学院住下观察了学生们一段时间以后,一笔挥就了篇教育学的文章,批判愚蠢自大的贵族和短视天真的特招生。

难以相信这位先生22岁时就写下了《论自由与平等》,在62岁时却进入了迟到的叛逆期,自由平等地厌恶所有人类。

按理说学院不应当令除了学生教职工以外的人员进驻,不能接受阿诺德先生要在诺伊斯学院住下的申请。

但阿诺德先生背后有个不错的家族,当年诺伊斯建立之初时学院的土地产权尚处于切割状态,北区的一部分正好就在阿诺德曾祖父家手上,多亏了他们家的慷慨捐赠,才有了更完整的学院。

阿诺德提交的申请理由很简单:

我家有亲戚埋在里面,我要去陪他们。

噢,是关系户呀,那没关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