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青山去哪了(第1页)
第453章青山去哪了?
许青山展示出自己为青山高等研究院创立所做出来的各种准备和项目预案之后,台下的人对于许青山的理想也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到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人在怀疑许青山所描述的未来是不可实现的。
这一场青山高等研究院的开院仪式十分成功,就在开院仪式的当天,国内各大高校的校长主动找到了许青山希望能够和青山高等研究院签署一份合作协议。
当然,这种合作协议和许青山与京城大学的合作是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科研界的伙伴,打通了一个渠道。
未来国内各大985高校如果有在金山高等研究院的领域内进行研究的话,可以通过这个合作渠道来寻求帮助,或者是合作。
当然另外的一个层面合作就是学生的合作。
签署了合作协议之后,各大学校的保研生也就有了申报青山高等研究院的资格。
因为在方才的开院仪式上,许青山简单的宣布了一下青山高等研究院的入学标准。
青山高等研究院在初期并不通过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制度去录取学生,而是需要学生通过专项申请的制度,通过多重的资格筛查和审核,最终获得来青山高等研究院面试的机会。
像各大高校和许青山签下来的合作协议,就是为了给自己学校里的本科学生们谋取一份小福利。
哪怕只是最基础、最入门的一道测试。
在竞争青山高等研究院这种竞争十分激烈的存在,能够快上一步,就有可能会赢过许多人,抢先一步得到录取名额。
对于这种好事,许青山自然是来者不拒。
甚至有一些是从国外来的知名教授,本身也在国际一流名校担任教职和行政岗位。
他们也主动找到了许青山签下了合约,希望能够获得交流生的推荐名额。
由于青山高等研究院现在虽然刚刚开张,可是所拥有的师资力量有些太过于近视害羞。所以不管许青山在签订什么合作协议的时候,主体都是青山高等研究院,主导权都在他的手里。
但在青山高等研究院刚刚成立的这头一年,他们很有可能都会失望。
因为青山高等研究院每一期录取的学生数量都十分有限,而第一期的开山弟子们的名额,许青山早就打算分配给自己在京大实验室里的学生们。
虽然说在京城大学,学生们的待遇确实很好。
但是许青山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和自己手里的学生们都好好的交流了一下,了解了他们的想法。
如果有更加看重于事业的,许青山会推荐他们留在京城大学的实验室里,做出来一定的适用于推广的实用性、应用型研究,然后再由许青山推荐到美团和小米或者是龙江基地里的科技公司就业。
因为在华夏的就业市场里,京城大学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
不管是在就业市场里也好,还是在体制内也好。
只要有着京城大学这一块招牌出身,再加上一点能力和优秀的性格,那很容易就会凸显而出成为香饽饽。
至于后面的条件,能够通过高考进入京城大学的,没有哪几个人能力是差的。
如果是十分热爱学术,就像是王虹、陈杲那样的学生,许青山会更加推荐他们来青山高等研究院继续读博士。
因为这里有着整个华夏最为强大的师资。
甚至都不需要加上之一。
能够获得最差都是菲尔兹奖学者的教授天团,1对1的精英化教导,甚至是在一个大领域内可以收到多对一的指点。
那完全是每一个热爱学术的科研人梦寐以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