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6章 424杳杳的特殊小礼物(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小树哥好坏。

……

时间便在安逸的日子里悄悄溜走。

国庆节后,班主任王烨通知江树到办公室一趟,之前申请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已经通过了。

基于对人工智能的探索是一个相当优质的创业项目,又有姚老在身后大开绿灯,仅仅了三天时间,深度思考四个大字招牌就在基地外面立了起来。

仅从字面上看,很难和人工智能联系起来,但是江树相信,在不久后,这家在学校里孵化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将会震撼整个世界。

随后的时间里,之前答应加入江树团队的七中校友,在平时的学业过后,都会自觉的到深度思考上班。

基于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还处于学习阶段,江树给他们开的工资也只有每个月的1000块钱。

除此之外,江树还额外招聘了五十个专业对口的师兄师姐,从零开始研究搭建deepthink的基础架构,对这部分群体,江树给的工资就很可观。

为了加快整体开发进度,江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创业基地里给所有人上课,传授他脑子里的人工智能知识。

王烨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创业基地随便转转,发现江树竟像一个大学教授,在台上把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讲得无比清楚。

包括系统的自我学习,神经网络架构的搭建,自然语言处理,训练优化等等,他对于人工智能仿佛有一个成体系的了解,跨过了各种理论的摸索阶段,上手就是直接验证答案。

这可把王烨彻底惊呆了,这能是一个大一新生干出来的事儿?

于是赶紧给姚老打电话,姚院士在下面听了一节课,发现按照江树的设想,他走的这条人工智能道路与当前世界的主流方法都不太一样,但是意外的可行。

或许按照他的方法走下去,真能够踏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来。

难道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吗?

姚院士心里顿时感叹自己是真的老了,研究了一辈子的人工智能,到头来却在一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技术的突破口。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于是姚老当机立断,让计院加大力度对深度思考的资源倾斜,甚至还派出指导老师进行对接。

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深度思考便走入了正轨。

不过江树也很清楚,一开始就干大模型这不现实,且不说高昂的训练成本,仅仅是千卡级别的gputpu集群,就是好几百万元的销。

因此,江树暂时走的是小规模的验证路线,通过模型压缩降低推理成本,再和市面上的云计算厂商合作获取算力支持。

但是即便如此,需要学习的数据文本也是以tb为基础单位,包括各类书籍、网页、代码、学术论文。

他想的是先搞出一个ai大模型的初始版本出来,以接近人类的思考、推理方式,想必可以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让当前世界各界看到强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到来。

之后便可以在初始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迭代,孵化出真正的ai大模型。

这个阶段,江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整年时间。

在获得人工智能知识模块之前,他想的还是用4年时间打造出属于自己的deepthink,可现在知识模块结合天演,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开发,效率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真正影响开发进度的,反而是这个没有任何ai开发经验的草台班子。

这段时间,程映雪每天晚上都会到创业基地听江树讲课,在她眼里,江树就好像一个生而知之的圣人,不用如何学习就能明白世间的一切。

她看着江树在讲台上挥斥方遒,俨然成为了一个人工智能领域资深教授的模样,就连一些老师都忍不住特地跑来听他讲课,对他所讲的方法和理论赞不绝口。

好奇怪,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和他的差距变得如此之大的呢?

明明在几个月前,两人才刚从同一所高中毕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