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现实从来就是现实当面的噩耗(第1页)
林楠在剪辑室里正皱着眉头的时候,就听外面突然传进来了消息,说那位博士刚刚正式发文道歉了。
只不过这封致歉信的内容细琢磨起来,还是能发现不少小聪明在里面,意图通过遣词造句和春秋笔法的方式蒙混过去。
什么因为自己的虚荣心,显摆行为,导致母校深陷舆论风波、声誉扫地……
自己向往燕园这所心目中的殿堂,也只是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来支撑自己的表演……
自己愿意积极配合一切调查,毫无推卸地承担责任并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
……充满歉意地向光华提出申请,正式申请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真诚地恳求大家原谅他这个曾经因虚荣心作祟而迷失自我的年轻人,他的行为都是不成熟和不稳重的幼稚表现……
最后再以万分之诚意,向学校、向爱护他的师长,以及向社会大众郑重道歉,他必以此次事件为鉴……
会用最严谨的态度与行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对待未来的每一件事,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做好自己……
“辞藻华丽,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正面说明所有人都在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看似行文情真意切,其实是演技拉满。
不直接解释自己有没有进行造假,也半个字不提这学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更不敢言为何连个毕业论文都……”
薛晓璐坐在旁边的工位上,以一个文学系资深教授、顶级编剧的视角,解读着那封致歉信。听得出来,她非常看不上某人这种虚伪的态度。
“很缜密的一封公关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虚荣心作祟炫博士后录取通知书的行为呢,除此外再无其他。
很明显,这稿子也不像是他能写出来的,应该是有专业团队进行了校正,甚至说是进行了代工……
不过他这篇稿子既糊弄不了大众,且还有可能更加得罪调查组和主管部门。毕竟我这边都在查了,你居然还发文搞公关,避重就轻?”林楠忍俊不禁地分析着,肯定的笑道。
只能说蠢货就是蠢货,这种时候就该老老实实地对外保持沉默、对内配合调查就成,结果居然还跳出来再次吸引仇恨?
“不出意外的话,好不容易降了一点热度的丑闻这就又得再上风口浪尖了。我估计表演学院那边想杀了他的心的都有。”
“薛姐,那个博导……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噤声!你知道的,任何高校里能坐到博导这个位子的,身后都是大把的人脉和资源;
艺术院校的博导,论实力肯定比不上那些理工类高校真正的顶级学者教授,但绝对比绝大多数的普通博导更有权势,尤其是咱们学校……因为这是扎根于名利场的顶级院校。”
“得,懂了。”林楠无语地笑了笑。明面上的博士只是小喽啰,重点还在其背后那位资深的……老家伙身上。
“等结果吧,但我们也最好有个心理准备……”薛晓璐犹豫着,提醒了林楠一句。
“什么心理准备?”林楠笑着明知故问了一句。
“别太抱有嫉恶如仇的心。现实从来就是现实,永远不会变成理想的乌托邦。”
“那薛姐你可多想了,我这人一向是看得清现实,对表演学院从来不抱太大期望。
对这件事情的结果,这会儿我也已经有了大致估量,那就是台前的被当做典型处理,而他的导师则轻拿轻放……”
瞥了林楠一眼,薛晓璐忍不住摇头,叹了口气,感慨道:
“你这怒其不争的神情和口吻,可是有点心口不一啊。算了,咱们还是说说这部《吹哨人》怎么处理吧。
至于外面的污秽,眼不见为净,守住自己就行了。在这个行业里,能守住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对于薛晓璐这句话,林楠没有反驳,因为现实确实如此。
“只能牺牲这部电影在剧情和故事上的连贯性,减少那些直白的高光镜头,以换取公映许可。”
林楠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
《吹哨人》是薛晓璐的转型之作,她在剧本创作和拍摄的时候,都刻意地直白了很多。
可毕竟是反腐这种故事题材,太过直白的剧情呈现,在如今审批规则收紧的情况下,自然就显得“问题”百出。
如今之计,只能是要么断尾求生,要么彻底封存,再没其他解决办法了。
“那就,那就听你的吧。只是还是那句话,重剪过后的成片,我对票房已经完全不敢抱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