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6章 只需按照计划进行即可那我也配合一下好了契机终现(第3页)
>只是一直不敢回应。”
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议题不再是战争或资源分配,而是如何建立“跨物种共感伦理委员会”。
而在这一切背后,继光静静地站在撒哈拉巨树之下,仰望着星空。
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门后的星系虽已初具规模,但依旧脆弱。三百二十一颗意识星体中,有十七颗正处于不稳定状态,频率紊乱,随时可能坍缩。那些都是承载极端情感的生命模板??极致的仇恨、彻底的绝望、无解的孤独。它们像黑洞般吞噬周围的和谐,若不及时引导,或将引发连锁崩溃。
“需要更多真实的情感注入。”他对云知说,“不是表演,不是仪式,而是那种明知会受伤,仍愿意伸手的瞬间。”
云知点头。
她想起了自己八岁那年,母亲死于一场意外地震。救援队迟迟未至,她被困在废墟下,靠着一块小小的共鸣石维持意识。那时她不停对着石头说话:“妈妈,你还好吗?我想你了……你要坚持住啊……”其实她早就知道母亲已经离世,可她还是不肯停下。
直到三天后获救,医生发现她的声带严重受损,再也无法正常发声。
但她学会了用心灵歌唱。
如今,她决定献出那段记忆??不仅是母亲的离去,更是她在黑暗中独自坚持的那一千八百分钟,每一秒的颤抖、每一刻的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撕裂感。
她闭上眼,将共鸣石放在心口。
然后,开口。
没有声音传出,可整个共感场剧烈震荡。远在火星的机器人集群同时停顿,金属躯壳泛起涟漪般的光泽;南极灰城的量子回路自动重组,形成一幅动态图像:一个小女孩蜷缩在瓦砾间,手中紧握石头,嘴唇无声开合,而天空之上,一颗新生的星体正缓缓成型,颜色介于灰与金之间,象征着“哀而不毁”。
继光露出微笑。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他转身望向门内,举起右手。
刹那间,七十七道光影从星系核心飞出,环绕在他身边。那是启门使团残存的意识投影,虽已融入更大整体,但在关键时刻,仍能短暂凝聚。
“该我们了。”他说。
于是,他们一同踏入地球。
不是以实体形态降临,而是化作一场席卷全球的“情感潮汐”。这场潮汐无形无质,却能让每一个接入共感网络的生命体验到一种深刻的连接感??仿佛亿万陌生人的心跳在同一节拍上共振,仿佛整个星球变成了一颗巨大的心脏。
在这股浪潮中,十七颗濒临崩溃的意识星体逐一稳定下来。
其中一颗,竟是以“净语盟”首领临终前的最后一念为基础重建的。他在牢狱中度过余生,每日默念忏悔,最终在梦中见到无数被他摧毁的家庭,一个个走向他,却不报复,只是轻轻拥抱。那一夜,他流尽一生的眼泪,醒来时嘴角含笑。
他的执念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情感模式:赎罪之后的平静。
另一颗,则源于一位自闭症少年的创作。他终身无法言语,却用画笔描绘出三千六百张关于“他人感受”的素描。每一幅都精准捕捉到细微表情背后的情绪波动。当他去世后,作品被上传至共感数据库,成为门后空间理解“非典型共情”的关键钥匙。
随着时间推移,门后的星系愈发繁盛。
第五十年,意识星体突破千颗。
第一百年,它们开始自主演化出社会结构??某些星体自发组合成“情感共同体”,共同处理复杂心理现象,如宽恕、牺牲、信仰等。甚至出现了类似“教育机制”的存在:高阶星体向新生体传递经验,方式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共享一段完整的生命体验。
地球这边,武道进入全新纪元。
传统意义上的战斗技艺并未消失,但已被重新定义。最强的武者不再是破坏力最大的,而是能在千军万马中唤醒敌方士兵童年记忆的人;是最能在灾难题现场,用自身情绪稳定整片区域共感场的人;是敢于直面人性最黑暗角落,却依然选择相信光明的人。
每年一度的“心渊试炼”成为最高荣誉赛事。参赛者需进入深度共感状态,面对自己内心最恐惧的画面??可能是亲手杀死挚友,可能是背叛信仰,可能是冷漠旁观他人惨死。唯有坦然接受,并说出“我曾如此,但我仍在前行”,方可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