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40(第2页)
皇上听他都到这时候了还强辩,气骂道,“你这个不肖子孙,连你父皇都不识了?也是,你连弑父都能做出来,还能指望你跟个人一样认爹?”
一叠声的骂出来,二皇子在这骂声中终于清醒过来,是他的父皇,他立马跪下,膝行过去,状似庆幸道,“父皇,儿臣~儿臣以为您出事了~您没有事真是太好了。”
不过皇上面上可不信他的鬼话,“哦?你真为朕高兴吗?你是惊讶吧,惊讶朕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毕竟锦衣卫,御林军都被你掌控了,就连九门提督何坤鹏都让你策反了,将九门封锁,你继位前连只鸟都不能飞进来,朕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呵~你莫要忘了,都城外的前锋营和防卫营里还有朕的十万精兵枕戈待旦,比之九门提督的三万精兵,朕想荡平都城,也是弹指间的事。更何况那何坤鹏不服调令已经被就地正法,如今九门提督已经换了人。”
二皇子原以为将都城控制住了,先登基,登基以后接管京郊大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他一没想到父皇还活着,二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带领十万精兵杀过来。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他面色煞白,只听那边父皇又不无讽刺的说道,“你不是连传位自己的立位诏书都拟好了?朕如今好好的站在这里倒叫你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看着跪在下首的二皇子,心中颇为凄凉,“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没想到朕生了你这个偷家的。原还以为你是个没有继位之心的,没想到你直接篡位了!”
二皇子面上先是诚惶诚恐,而后肩膀耷拉下去,整个人看上去颓废不已,
“我为什么不能有继位之心?”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腿喃喃道。
“就因为我不良于行?我的腿是天生就这样吗?是我生母怀我时被施贵人暗害才这样的,我这样是你宫妃争宠的结果。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你?
若是大哥还在世,我自然无话可说,他确实比我出色,可他过世了,剩下的老三、老四、老五哪个比我优秀?无论按照立贤还是立长都该是由我继位,可恨你永远也看不到我。从开始就将我排除在外。
我不为自己争取,难道还等着你施舍吗?哈哈哈哈~”他突然仰头大笑起来。
“疯了,真是疯了~来人,将二皇子先压下去,给朕圈禁起来,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接触!”
最后的结果是二皇子篡位失败,落得终身圈禁。锦衣卫指挥使沈谏也被判了绞刑,夷九族。御林军首领宋曰升人虽已死,夷九族。毕竟犯的是这等谋逆大罪。二皇子的岳家冯家更是没逃脱阖族覆灭的命运。
如今锦衣卫指挥使已经由章君屹走马上任。而作为最大的功臣岳展,皇上终是圆了他的愿望,亲自下旨为岳展赐婚,不过作为对姜老夫人的弥补,赐给她良田千顷。
这下姜老夫人也满意了,酒楼哪里有田地旱涝保收,况且是良田千顷。皇上亲赐她的,族里也不能夺了去。如今她守着孙子,握着千亩良田以后也无忧了。
这下文武百官看不懂了。他们以为凭着岳展这次救驾的功劳,皇上即便不将公主许配给他,高低会给他赐个高门贵女,结果呢,倒是赐婚了,不过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姜家的寡妇。这可真是惊得一众官老爷眼珠子好险没掉下来。
谁都看不明白陛下这一通操作是何意思。直到听说了坊间流传的一则传言。
据传岳侍讲跟那望门寡陈氏原是青梅竹马,后来陈氏因被恶霸看上不得已嫁入姜家避祸。现在岳侍讲立了首功,论功行赏他只求皇上赐婚,皇上没奈何只得允了。
这就能解释的通了。不过岳侍讲当真糊涂啊,这眼看着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为了一个女人,逼的皇上将忠良家的儿媳赐给他,陷皇上于不义之地,皇上真是太不容易了。再说岳侍讲,他膈应了皇上,以后还会有好果子吃?果然赐婚没过几天,上面就下来旨意,着岳侍讲十日后启程前去蕲州山洼县做县令。
蕲州在大魏西南边,与滇国毗邻,这些年一直也不太平。而山洼县更是与滇国不足百里,这些年一直深受骚扰。山洼县光看名字就知道此县是穷山恶水之地。
从六品侍讲到七品县令,本就是不升反降,又被指派到这么个地方,这不就侧面应证了坊间的传闻,岳侍讲果然被陛下厌弃了。
岳展知道外面小道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时,他就知道了肯定是皇上的手笔,他那样爱惜羽毛的人,怎会自污名声?哪怕给他赐婚,必得给自己找补回来。不过对岳展来说都无所谓,只要能娶到江冉,名声上受点负累有何惧哉!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将他的官职撸到七品,还是发配到蕲州做县令。大约真是惹恼了他吧~
第232章 成婚去蕲州山洼县当县令,在……
去蕲州山洼县当县令,在别人看来是份苦差事,但在岳展看来除了离家更更远了,比当侍讲有意义的多。若是能帮一县百姓脱贫,那他这寒窗十几年算是没白读书。
不过在去之前,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皇上赐婚令他们在都城完婚后再启程。
而按照旨意,启程前去蕲州山洼县的时间是十日后。也就意味着他要在十日内完婚。
岳展心想皇上就这么着急的赶他出京吗?就给他十日时间,他父母光从桐江府赶到都城的时间就不止十日,这还是从接到信儿开始算。现在嘛,父母远在济阳县,压根儿不知道他被赐婚了,更谈不上赶过来了。
换句话说,父母肯定无法见证自己的人生大事了。认知到这一点,他心里颇为遗憾。
好在有师父、师母帮忙操持,他之前置办的小院也早已经收拾妥当,所以尽管婚事赶着时间办,他还是给她准备了像模像样的婚礼。
从那年他们相识到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娶她为妻,已然过去整整八年的时间。看着她穿着凤冠霞帔从花轿下来,在喜婆的搀扶下走向他,还好一切都赶得及,还好他没有放弃,终是没有错过彼此。
尽管经历了千难万难,没有退缩,双向奔赴一定会修成正果。
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真正相爱而不能修成正果的有情人。若是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必然是一方是不爱了,或者不够爱,权衡利弊之后做了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所以没有修成正果的婚事并不可惜。
因为父母赶不到,所以高堂之上坐着的是邓憬和他的夫人。在大魏朝,师徒关系,不亚于父子关系,虽是师徒,亦是半子,这个位置两夫妻当然坐得。
而且来的宾客也多是看着邓憬的面子,不是邓憬的知交好友就是他的徒子徒孙,当然这里面怎么能少了谭竹韵呢!
虽然他对“师叔”这个称呼一直耿耿于怀,又隐隐与岳展存了较量的心思,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师出同门,对外都是同气连枝,就比如现在,该捧场的时候自是责无旁贷。
而且他这次确实佩服岳展,他能够抵住诱惑,从心所欲,娶最想娶的人,若是换做是他,说不得会妥协了。
至于岳展的同僚们,一来他为皇上办差时得罪了不少人。二来现在谁人不知岳展已然被皇上所厌弃,这个时候躲都来不及,生恐沾染上,怎么可能会来?
倒是三姐三姐夫因为在京,赶上了他们的婚礼。思远也来了,他姐姐的婚事他自然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