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页)
这里气候干燥,春秋漫长,和江黛青从前生活过的地方都不一样。她很是享受这种陌上花开,缓缓而归的感觉。尤其还有嵇元相伴身边。
“我们沿河一路东下,领略一下沿海风光,然后再行北上可好。”嵇元问江黛青。
江黛青内陆长大,还不曾看过大海,也很期待:“好。”嵇元就与她商议:“若是想坐船,我们也可以雇艘商船,顺流而下。”
“这个主意甚好。骑马虽好,但我还没有坐过船。”江黛青问嵇元:“你坐过吗?”
“只坐过画舫。”嵇元答道。
“有画舫必有笙歌。”江黛青笑晲嵇元:“想必是一幅香艳景色。”嵇元笑而不语。
行了几天,到得一县名唤灵昌。嵇元果然在这里雇了一艘大商船,将车驾都拆卸了一起装上船。此后便一路沿河向下游飘去。
江黛青新鲜了几日就有点郁闷。商船虽然豪奢,然而毕竟比岸上拘束。这日午后她倚窗叹道:“不该坐船的。”嵇元问她:“为何?”她靠在他胸前,说:“河水流速看起来是比迟迟马行要快许多的。这般我们不是很快就要回去了吗?”嵇元却落吻在她头顶说:“只要和你同行,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忽然,船舱内一阵响动。江黛青惊道:“什么?”嵇元却安慰她:“无妨。估计又是时雨在闹谁。”
江黛青长叹一声:“三观教育刻不容缓。”
嵇元笑道:“黛青你很有做先生的潜质。深入浅出,讲得清楚明白的同时还妙趣横生。”他问:“你的心思怎么如此的灵巧?”
“少拍马屁。”江黛青口里反驳,心下还是很受用的。嵇元如何不知?又夸起她来:“你给昌儿的书信也写了数封了。昌儿估计也是把你当师傅看待。只是如今我们萍踪不定,他是没办法给你寄信了。”
“上次我给他讲童谣两案的时候告诉过他了,让他写下来等我回京再看。”
“回京后少不得要见面,还看什么信?”
“那不一样。写信的过程是对思维的一种锻炼。更何况,书信与语言能传达出不同的感觉。”
嵇元听后默默沉思。
江黛青坐得无聊,索性起身,要去给侍女们一起上一课来打发春困。她让解霜把所有侍女都唤来,在船头上围坐一圈,随意地讲谈。
解霜去找时雨的时候,时雨正缠着梅言,吓得梅言死死拉住风荇不敢松手。听说江黛青要给侍女们上课,梅言很是感兴趣。他们索性一起来了。
江黛青见风荇也在,笑言道:“怎么?风行卫也要听吗?也好,反正今日我们是谈情说爱。男女一起,说不定效果更好。”
风荇只思索片刻便道:“那我问问看他们的意思。”许是船中实在无聊,风行卫竟然都愿意来听听看,甚至金涛也一起。他们便和侍女们分坐两侧,嵇元则挤到了江黛青身边:“我也一同旁听。”
“堪笑颠倒梦,都只似浮云。个中须着眼,认取自家身。”江黛青笑吟吟道:“今日我们来浅浅讲讲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