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页)
夏恪庵心疼宁毓承是晚辈,不好顶撞夏老太爷,他却不管这些,呵呵道:「阿爹,小七能做官,还能留在家乡,大姐姐身边,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事情,阿爹还不满意。位高权重,还在父母身边,那是宫中的皇子皇孙!」
夏老太爷一直拿夏恪庵没辙,只是气哼哼对着他道:「老子说话,你闭嘴!」
「老子说话,也要说些有道理的话。」夏恪庵梗着脖子,飞快回道。
夏老太爷说不过夏恪庵,只能对着宁毓承问道:「小七,你向来聪慧,我一向看好你,你的仕途,不会比你阿爹差。按理说,我是外姓,这是你们宁氏的事,我不该插嘴。眼见你们几兄弟都无心仕途,等你阿爹年老致仕之后,宁氏在朝堂上,就后继无人了。」
钱夫人看着宁毓承许久,这时她问道:「小七,你为何会回江洲府?」
一直未曾做声的宁毓承,见大家都朝他看来,笑笑道:「因为我回来是做大事啊,比入朝拜相有意思。」
宁毓承见识过何为自由,何为繁华,何为人。
眼前宁氏的家宴,在江州府,甚至全大齐,九成的百姓都享用不起,甚至一辈子都见识不到。
对宁毓承来说,非但不觉着惊艳,甚至是毫无兴趣。
科技生产力带来的改变,哪怕是普通人,所过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也比帝王要好。
宁毓承吃过御赐的饭菜,有鱼有肉有汤有饭,烹饪方式简单,作料就那几样,吃上去滋味寡淡。
对后世人来说,要吃食物本身的鲜味,要饮食清淡,对身体才好。
这是因为吃得饱,吃得好之后才有的观念想法。
帝王饮食清淡,并非是因为吃不饱饭,而是限于食材以及各种作料欠缺,烹饪方式少的原因。
大齐没有南瓜,辣椒,玉米,洋葱,土豆,向日葵,番木瓜,苹果,番茄,西葫芦,生菜,香蕉等等蔬菜瓜果,且西瓜从番邦进入时日不长,滋味寡淡,白瓤中只见得到一小块红。
现有的所有瓜果不甜,产量低。
桌上摆着温好的黄酒,酒味飘散在大厅中。宁毓承滴水不沾,杯中是茶水,他望着淡黄的茶,不禁笑了下。
现在的酒类众多,有酒引的酒楼食铺,皆有自己的酒,听上去琳琅满目。
实际上,酒只有几种,分别是黄酒,葡萄酒,果酒,清酒浊酒。
黄酒除去酒的品质不稳定,相对接近后世的黄酒。果酒是各式果子,发酵后酿出来的酒。果子本身不甜,加许多糖进去,只略微吃个酒味。
葡萄酒就无需说了,葡萄的产地,发酵,保存,以现在大齐的技术,葡萄酒就是酸涩的葡萄汁。
清酒浊酒则是用米酿造,与酒酿差不多。两者的区别是清酒过滤过,看上去更澄清,不像浊酒里面还有米粒。
酒中本身有许多杂质,做不好,也没有灭菌的观念,吃酒极容易中毒。
幸好现在的人都喜欢吃温酒,将酒煮过,否则,吃酒不会醉,但会中毒生病。
是真正因为人太笨,太落后吗?
非也。
明明他们可以做出绚烂的烟火,可以织出比云霞还要美的布,可以染出比彩虹还要鲜艳夺目的颜色,可以将金做成细丝,绞成不同样式的头面首饰。
他们可以建造几层高的大船,可以修建华丽,高耸入云霄,历经地动,仍能屹立千年的古刹。
他们吃河豚,吃飞禽,吃鱼脍,上天入海,皆做成珍馐佳馔摆上桌。
他们也吃人。
享受的一切,都是在吃人。
丛林法则总是强调强者生,弱者亡,动物都是弱肉强食。
休说动物世界并非如此,而且自诩知礼节的士人,为何还自认为畜生。
宁毓承是人,无法再退化回去做畜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