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人手不够,需要兵将来帮忙。还需要器具。阿爹,这次救灾,是由谁统领,权力有多大?」宁毓承问道。

「由我统领负责,已经拿了兵符,去京畿营调兵。」

宁悟明脸色不大好看,沉声道:「皇宫也有损坏,陛下病了过去。这次赈灾,户部先拨了一万贯钱出来。」

「什么?!一万贯?」宁毓承怒极想笑。

京城时兴摺扇,元丰帝也喜欢。去岁过年时,内帑进贡了五十把摺扇,极尽奢华,用金做了扇骨,每把价值五金。元丰帝将摺扇,赏赐给了妃嫔与得脸的女官宫女,内侍。

宁悟明呵呵冷笑,与他一道前来的政事堂几个相爷,皇城司郑指挥使,工部蒋尚书,户部沈尚书,刑部大理寺等官员,一时没有做声。

沈尚书干巴巴道:「宁相,户部库房的锁匙给你,你自己去看,能扫出来的大钱,你都拿去!」

「我拿个屁!」宁悟明忍不住,跳脚骂起来:「你可知庆安县,青州府的瘟疫救治,花了多少的钱粮?所有的帐目,我一笔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拿钱买命,你们以为不值得。没他们,谁来赚我们的禄粟!」

「宁相息怒,宁相息怒。」王相在他旁边,赶忙拉着他劝道。

宁悟明从进宫时就窝了一肚皮火,他眼睛扫视过众人,狠厉地道:「既然户部没钱,郑指挥使,抄没杨都知的家财,全部用来赈灾!谁敢伸手从中捞好处,我将他的手都剁掉!」

郑指挥使乃是皇城司,只听元丰帝的差遣。见宁悟明对他不客气,脸色也难看起来。不过眼前事件的确太严重,他忍下气,道:「我知道了,皇城司的人看不上这几个钱!」

宁悟明变得极快,朝郑指挥使抬手长揖下去,郑重其事道:「救灾要紧,有得罪之处,待灾后再给郑指挥使赔罪。」

郑指挥使没想到宁悟明脸变得这般快,他忙侧身让开,「都是为了救灾,我岂会怪罪,宁相无需多礼。」

这边宁悟明在与一众官员来回斗法,宁毓承叫上太医院的王太医正,带着太医与大夫,前往收治灾民之处,与他们交代了一系列的要点。

王太医正知道宁氏救治瘟疫时的厉害,他本来要奔着宁毓闵而去,听到上次寂寂无名的宁毓承竟然也讲得头头是道,不禁震惊不已。

宁毓承看到王太医正的长指甲,尤其是小拇指格外长,当即道:「王太医正,指甲藏污纳垢,你的指甲要剪掉,手仔细清洗干净。用过的器械,全部要洗干净煮沸,再用到下一个人身上。所有人的脸与头发都要蒙住,身上套上干净的布袍,保护自己,也避免传给伤患病症。」

王太医正愣住,想要多问,宁毓承已经走开,去跟宁毓闵说话了。他挠挠头,按照宁毓承的话,前去先剪指甲,洗手。

这里有宁毓闵管着,宁毓承走了出屋。出事的地方广,陆陆续续有人逃出来,听到宁毓承他们指引的收留之处,赶忙走了过去。

这时,宁毓承看到一个满脸满头灰的妇人,手上牵着一个小童,踉踉跄跄朝前走着。他正要过去,妇人停下了脚步,眼睛直直望着他,目露祈求哀戚的,一下倒在了地上。小童吓得站在那里,咬着手指不知所措。

宁毓承立刻奔过去,准备扶起妇人。一声啼哭哇地响起,宁毓承的手也僵住,几近颤抖。

妇人背上还有个襁褓,襁褓中的幼童,正在手舞足蹈哭泣。他的小手小脸上都沾满了血,而宁毓承也摸到一手濡湿。

宁毓承低头看去,妇人身下满是血,露出一截灰黑的肠子。

幼童哭泣,小童也吓得哇哇大哭,趴到妇人的身上哭喊着:「阿娘,阿娘!」

宁毓承深吸口气,抱起幼童,他忍着从心底脚尖爬上来的悲痛,对小童道:「没事了,没事了。我带你们先去歇着。」

他的泪不知不觉流下来,说得颠三倒四,结结巴巴,实在不知该如何安慰。

就如户部的一万贯钱财,赈济不了这场灾害。

状元能流传千古的锦绣文章,亦无法抚慰在这场灾害中,失去家人,失去性命,失去家宅,被烧伤痛得哀鸣打滚,生不如死的人们。

元丰十年,京城广平巷匠作监爆炸起火,烧损房屋近万间,匠作监一带被夷为平地。

死伤近万。

伤痛,永远无法复原。

第133章……

七月流火,京城天气依然炎热,早晚都不见半点凉意。

今年京城雨水格外少,庭院的花草树木蔫答答垂着叶片,知了叫得有气无力,像是被抽掉了精气神,一下就枯萎了。

人亦如此。

「七郎,东西送去了。」福山走进屋见礼,身后缀着阿蛮,两人都一头汗水。

阿蛮脸颊胖乎乎红嘟嘟,他今年三岁,有个走路不稳,一岁的妹妹。

两人的真实年纪,宁毓承只是大致猜测。阿蛮说不清楚。

他记得爹娘,说阿爹睡着了,阿娘叫不醒。阿娘带着他与妹妹离开,阿娘躺在地上,不见了。

他还记得自己的家,说在长宁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