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褚来自陕州府,看来,今年朝廷有意推西北。方贞祥乃是三皇子侧妃的堂兄,长公主夫家的本家子侄。

不过,从两人文章本身去看,无论是破题,起承转合,都无可挑剔,结构工整中不失精巧。

张褚的文章文风绮丽,遣词造句很是考究,从头读到尾,很能调动起人的情绪,令人不自觉感到激昂澎湃。

方贞祥亦是如此,引经据典并不会显得过于流俗,经典用得恰好到处,除去他的身份,很符合主考官金相的口味。

但是,真正与赈灾有关,两人的文章就用不上了。

科举并非赈灾,所以宁毓承对于自己的成绩,并不感到意外,也不会觉着可惜。

宁悟明讽刺了一通,道:「你且安心殿试。以你的功底,明眼人都看着呢。呵呵,先前工部的蒋尚书还拉着我,想要你去工部,保证你在工部能大展拳脚。谁家好儿郎去他的工部,真是,姓蒋的讨厌得紧!」

宁毓承笑而不语,安心准备后日的殿试。

殿试在宫内的大殿朝元殿举行,寒冷的京城也已经春暖花开,只在早晚有些寒冷。

兴许是天子名义举行考试的缘故,大殿的气氛比贡院还要森严。元丰帝开始未曾出现,由礼部尚书以及官员前来主持考试。

殿试只考一篇策论文章,宁毓承拿到考卷,他不禁乐了。

实在是讽刺,荒唐透

顶!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今淫词盛行,百姓耽于享乐。何以复《韶》,《武》雅音,正民视听?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出自《孝经。广要道章》,市井百姓太过活跃,冲击了儒家伦理,强调礼乐,实则强调皇权的天威不可侵犯。

这是要对民间思想禁锢,以儒家的「孝」,来引出忠。

宁毓承只感到厌恶透顶,他知道该如何写,但他写不出来。

最终,宁毓承照着自己的本心,从天地四季入手。发现事务,与礼乐是一样的道理,是经过碰撞,试验,得出来的结果。

世间有万物,不应当只有一种声音,思想。

医曾为巫,祭祀需人殉,又何为正,何为雅?

宁毓承就差不客气直接骂,要恢复所谓的《韶》《武》雅音,何不干脆恢复在祭天祭祖上砍人头的习惯?

任他皇帝也好,士绅权贵也罢,谁都不敢拿活人来祭祀!

宁毓承轻松交卷,考完殿试,春闱彻底结束。

宁悟明因为要避嫌,并未参加最后的阅卷。他知道元丰帝心情不好,好似政事堂与几个大儒,礼部尚书与元丰帝之间,意见各不相同。

宁毓承压根不关心,在进士张榜这天,他如常在睡觉。

突然,宁毓承在睡梦中被一阵摇晃振醒,他恍惚睁开眼,以为是在做梦。

待看到床几上的杯盏摔到地上碎裂,他顿时惊醒,以为是地动,跳下床就往外面空地上跑。

宁府上下都惊动了,屋顶瓦片簌簌响。大家争先恐后跑出门,有人吓得惊声尖叫。

远处,传来闷雷似乎在头顶滚过的轰隆声,声音过后,脚下的地,跟着震动。

宁毓承凝神望着响动传来的方向,心陡然揪紧。

看情形,并非是地洞,而是爆炸!(注)

第132章……

震动持续了小半炷香不到便停了,大家依然惊魂未定,在屋外站着不敢动弹。

宁毓承让福山福水去找宁毓闵她们,他则跑向宁悟明居住的前院,看到宁悟明正在那里,与长安吩咐着什么。

(。)

:||

章节目录